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呼,这天热得!竟是不下一滴雨!打从上个月下了一场透雨到现在,一滴雨没下过!再这样下去,怕是连金水河都要断流了!”
“可不是吗?瞧这地,浮尘得有个两三寸了,风一吹呛得直咳嗽!搁往常,咱们哪是这埋汰的人家?一天不得洒上几遍水,把地好好地扫一扫?可今年竟再不能够了!这井里的水一家都有数,谁家也不能多用了去!脏点就脏点吧,总比连喝的水都没了要好。”
“是这个理,就说那浴池吧,前些年南边作兴来的规矩,这几个月也都陆续歇业了,压根没法开!再不下雨,真连喝的水都没了,一桶水能卖出金子价来,谁家还有这个闲钱洗身子啊?要我说,一人一条毛巾,投一投,擦擦身子得了!”
“还真别说,这天是干啊,都五月了,我这面皮还皴得厉害,和冬天似的,不抹点面油不行,这嘴唇直裂口子,一喝水满嘴的血味儿!墙纸都干得发酥了,一碰就往下落沫子!”
“唉,这样的天气——还好这阵子京城里走了不少人,咱们这胡同都去了好几十口,咱们这井一时半会还能供应得上!这么看,前阵子那闹挺倒成了好事了!”
“瞧您说的,好像皇爷是为了给京城腾点空出来,特意闹的这摊子事似的!那多少大官儿,就为了给咱们多供应一口水,全都拿铁链子给锁着南下了去!”
这诙谐的打趣,激起了胡同口的阵阵笑声,这会儿大家都站着说话,不像从前还有人蹲墙根子了:真是几个月没扫过街了,天气又干,全是浮尘,蹲着吃饭那就是‘没小咸菜了——黄土拌饭’,这条胡同的人家日子还过得下去,就不至于这么不讲究了,就连坐着吃饭的人都少,大多都是站在树下,手里端着一大海碗的稀粥:小米、大米、面疙瘩、玉米碴子、土豆圆儿……什么的都有,在海碗和手的空挡中,再夹个杂面馒头、面酱花卷子,另一只手上拿着一根新下来的黄瓜,或是大西红柿,日子过得好的人家,粥碗里半个切开的咸蛋,这就算是很丰盛的晚餐了,也就是这几年来,京城这里的百姓日子还算好过,否则这条胡同里轻易见不到这么体面的饭食呢。
“您还真别说了,那些官儿什么时候吃过亏?看着是犯事南下去了,可那南边日子过得多好哇?别的不说,下雨总是有下的吧,收成都还是全乎的吧?没准儿那都是有意占的便宜,到了南面就过上好日子了!”
对于京城前段时间的连篇风波,百姓们也有自己的猜测,当然他们不会懂得这背后的博弈,甚至对于输赢也是以讹传讹,充满了臆断,但是,这毕竟是席卷了京城的大浪,人们还是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的,“走的不都是南官吗?指不定这都是那些南官说好了的,现在南边日子过得好,又有买活军了,他们便金蝉脱壳,投奔买活军去!”
“这么说倒是,真没见到那么多官全都被清出去的,感觉一气走了得有一两万人……前阵子不是还传说么?说是所有南边祖籍的都要清退回原籍去,不管当不当官,那话听着多吓人啊,还好我们全家都是几百年的老京城了,可这些年来多少南面来的匠人、戏班乃至书生,这要都回去……京城怕不是要空出一多半来了!”
这话听起来是不合逻辑的,如果走了几万人,京城就空了一半的话,那只能说明这座城市实在并不算很大,当然,对百姓来说,上万似乎已经是个巨数了,他们也很难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之中。只是凭着自己的印象推测,光是他们胡同就走了四五十号人,感觉胡同一下都空了一多半,便这样把说法给放大了。
实际上,这条胡同里有二三百人呢,说起来的话,只是少了五六分之一而已,只是一气走的,走的时候又闹出了很大的动静,所以才留下了过分的印象。但有些见多识广的住户,譬如卫妮儿之父——识字班班主卫夫子,他们还是能识数的,此时便笑着说,“一多半不至于,再说也不是所有南人都清退,真要说少了一大半人口的,那肯定是朝廷,朝廷这是真少人了,这阵子,去上衙的恐怕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那是的,前门外大街的江浙馆子,都跟着关门歇业了好几家——没人去吃了!原本那里都是接的散衙生意,少了老乡,外地人偶尔吃上一口可是不够照应的。”
现在,于这条胡同里,卫家人说话,是极有分量的,大家伙谁也不会和卫夫子抬杠,都是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又有人啧啧叹道,“前阵子那闹腾得,真是不能安生,这会儿那边着火,那会儿那边有杀人了,要不是辽军进城,感觉还不知道要乱到什么时候去!现在好了,安生下来了,天也旱了,流民都到眼皮底下了,哪哪都是事!今年从开年到现在,竟没有安生过几日!”
“知足吧,就这还不够安生的?出了这么多事,流民都要围城了,粮价还没涨,甚至还跌了一点,虽说限购吧,但至少粮仓储量每日都是公布的,每日买活军还从天港给运粮过来,又有漕运供应着,总算不至于断粮……”
卫夫子还没开口,他屋舍边上,新搬来不久的杨大爷,清了清嗓子也发话了,他的声音有些含混,但大家听着都跟着静了下来:这话不假,遇上这样的灾年,还能吃个饱饭,有杂面馍馍吃,还抱怨什么呢?若是往常,胡同里的大家怕不是都要思量着卖儿鬻女,或者设法南下了,现在还能在京城存身得住,那就是这几年来民生兴旺的表现了。
“唉,这人走了一些也好,都往南面去吧……也还好,辽军进京了,买活军又肯接手灾民,若不然,咱们也得跟着受累……”
现在,买活军在京城百姓口中,早已经不是什么叛军禁忌,或者是什么新鲜的词儿了,在民间几乎已经达到了‘无买不成谈’的地步,人们公然地把买活军当成了衙门的补充来看待——甚至已经不是和朝廷并立的敌对政权了,而成为了生活中的‘二衙门’,对于买活军的举措,他们一样如数家珍:
在之前的金銮殿失火事件里,买活军表达了关切,并且提醒京城百姓,今年天干物燥一定要加倍注意防火,还编纂了防火小册子,由特科识字班的老师们到处去分发。而上个月开始,因为墒情极差,料定了今年要绝收,离开家乡出来乞讨的流民,汇聚到京畿之后,也是由特进士接手,直接带到天港,和买活军对接,买活军愿意无偿接纳这些灾民,帮助他们去南洋安身——
不管《国朝旬报》,或者京城的大户人家怎么说他们包藏祸心,但在百姓们看来,这就是菩萨善举,就是六姐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给了这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们一口饭吃,给了他们最为宝贵的,安身立命的土地!
人和人之间,都是慢慢处出来的,百姓对于衙门的信任感,也是经过一件又一件的大事小情逐渐建筑起来的,虽然买活军从未有兵士到达过京城,但如今最是京城的百姓,对他们非常的信服,提到买活军帮忙疏散流民,运来低价粮,大家都是忙不迭地念起佛来,感佩六姐的大恩大德——若不然,他们也得跟着家破人亡,哪回灾民往京城来,天杀的粮铺不涨价的?越发说到底了,也就是今年这一次旱灾开始,京城抓粮铺涨价,力度狠了,抓到了实处,开始杀人了,做这些事的人是谁?不都是特进士?!这特进士虽然是皇帝选拔出来的,可学的都是买活军的,六姐的学问!
比起近在咫尺,而且因为金銮殿被烧,又在抓、杀大臣,搞得京畿一带乱糟糟的,似乎没有展现出多少治理能力,反而透着一丝亡国之相的皇帝,百姓们反而更加推崇买活军了,他们可不会去思量自己能吃到低价粮,皇帝都使了多少心思在里头,而是追捧着谢六姐,甚至是买活军给予的所有信息:既然买活军说会保持运粮,那就没有必要想方设法地囤粮,既然买活军说是会大旱,那就得及早安排开始节水,包括街坊轮班看守水井的法子,也都是根据买活军下发的抗旱小册子,经过胡同里有威望的卫家牵头,这才落到了实处的。
“唉,说起来,咱们是不是也得早做打算啊,其实,去年买活周报不就说了,今年十有八.九,北方得闹大旱,还说往后六七十年,北方的旱灾少不了,都是小冰河时期的影响,这旱灾此起彼伏的话,以后怕不是流民都成了常态,京城里南人以后不来了,住户少了,生意也少了的话……咱们的活计那还能继续吗?”
完全是基于对买活军的信任,大家没有采信上个月的流言——说是旱灾、山阳地动以及金銮殿大火,都是皇帝失德,该禅让给太子。这个流言在上个月抓人最严重的那几天传得很疯,甚至大家都感觉有人在怂恿百姓们起来闹事,但是,很快,随着辽军到京,又忽然间销声匿迹,这个月就听不见什么人传说了。自始至终也没能造成什么影响——这几年京城一直在扫盲,如今一家至少有一人是认识汉字,可以看得懂报纸的,其余家人,认识拼音的也不在少数,都知道报纸上明确说过,旱灾是肯定会有的,和皇帝的失德有什么关系?就算要禅让,那不是明摆着也该禅让给谢六姐吗?
完全是靠着《买活周报》多年来不厌其烦地反复宣传,小冰河时期这个词成为了如今的顶流,比起改朝换代的事情,百姓们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饭辙,大树下张家老三的一句话,让大家也都沉默了下来,面露思索之色:在此之前,他们没想到大量离开的人口,会对自己的行当造成影响吗?那当然也不是,但这种思量注定是模糊而含混的,并不会在心理上给他们带来太大的负担,因为这是多年来的心理定势——大多数人从事自己的行业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功夫了,他们自然会觉得,行业会永远存在下去。
但这种想法却又禁不起琢磨,只要稍一琢磨就能从身边举出太多例子,不说别的,就是这些年来,消失的行业难道还少了吗?就说最近,橡胶轮出来以后,造车的木工坊就受到很严重的冲击,还有,水泥路、自行车在京城开始出现之后,力工窝脖儿这行当顿时就少了一多半,因为,毫无疑问,有了自行车,水泥路也比泥地好走得多,很多东西就用不着那么多人力搬了,活儿一少,这些人立刻就得改行——他们去哪了呢?胡同里的百姓们还真不知道!
除此以外,编斗篷卖的匠人,刷桐油布的桐油匠,甚至是从前专门为人写信读信的小先生……这些人的行当都受到了时势的影响,他们或者搬走了,或者留了下来却也改行了,仔细想想,这些人在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而胡同的住户们似乎也意识到了,随着南官被大量捕捉,充军南下,京城的走向也会发生转折,他们的生活会不会也跟着被迫发生变化呢?他们……还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未来的寒冬酷暑,大旱大疫,应付这被买活军多次警告过的严峻自然吗?
答案是写在每个人心中的,大家的立场各自不同,不过,这龙门阵的气氛,却也显著地被影响了不少,大家的笑容没有那么舒心了,也有些性子活泛的乐天派,正想要说上几句话来调节调节时,却是眼睛一亮,忙指着巷尾道,“卫老太爷,您看看,那是不是您家大姑娘——可是卫大人回来了?”
“还真是!”
“卫大人这都几个月没回家了吧!”
“通州那里情况如何?!卫大人,我内弟就在通州铺子里,那里一向还好吧?!”
“大人辛苦了!快上我家来喝杯茶!”
连篇的寒暄甚至谄媚,立刻向着胡同里拖着脚步慢慢走近,浑身尘土,面上也是脏污一片的短发姑娘涌了过来,夹带着各色饭香、咸菜味儿,尘土气还有人们的口气、人味儿,叫巷子里陡然间就多了一股说不上好闻的烟火气,卫妮儿举了举手,有些疲倦地和大家打了招呼,又对卫夫子喊了一声,“爹!”
“吃饭了没有?!”卫夫子忙上前接过了卫妮儿的包袱,在他身边,小三儿早迫不及待地扑了出来。
“阿姐!”他手里擎着一个大苹果,还带了自己的牙印,塞到姐姐手里,“给你吃——阿姐,你好久没回来了,娘好惦记你呢!”
“尤其是上个月,咱们城里乱得很!娘都不许我去上学!每天早晚给你念佛——”
他为所有街坊问出了心底最好奇的问题,“那会儿通州乱吗?到处抓当官儿的,你们有没有被抓起来啊——你咋突然回来了,出啥事了——你不当官了吗?”
虎杖家的三胞胎 皇修 失声 我靠美貌嫁入豪门 重生后贵妃想上位 撕卡后游戏角色黑化了 天邪帝尊 我反手一个守护我自己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八零寡妇的幸福生活 好好说一声再见 揽山雪 [综]能力不是问题 女总裁的威猛兵王 最强打工王RPG 男主的第9任 掌心宠爱 逃婚后我成了马甲精 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钓系咸鱼在综艺摆烂后
现代情感温柔瘾作者波波汽水完结 简介 分手三年,再见面时,是在公司的团建上。 慕北川搂着一个言笑晏晏的女孩,「这是我的女朋友。」 我心如刀绞,却笑着举杯祝福。 本以为这颗经过打击锤炼的心脏早已经无孔不入,直到慕北川将我堵在墙角,语带威胁「离她远点,她比你乾净!」 如他所愿,我对他退避三舍,牵...
双洁,1V1,相互救赎舒虞刚跟陆域骁结束三年婚姻的当天,睡了周寒野。...
关于美人主播的烦恼,粘人大哥怎么甩桃夭作为桃花仙子被困在花界,意外跟姻缘镜绑定穿越到小世界中,为了完成小世界契约原主的心愿,桃夭开始成为一名女主播从此桃夭成为直播平台男女主播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桃夭的爱情大队们常驻直播间,被榜上大哥大姐们宠上了天,事事有着落,句句有回应...
关于乱世武道从偷看邻家姐姐开始大乾武国,这个世界暴雨,雷电,酷暑,民不聊生,也有帮派,世家,宗门,诸侯割据,笼络天下资源。许华穿越过来,成为了一名底层矿工,吃不饱,穿不暖,日子比狗都过得艰难。就在某天晚上,自己邻家姐姐正在沐浴,他就偷看了一眼,结果一脚摔倒在地。等许华醒来过后,发现自己获得一键升级系统。一门武学别人苦修三年,他只需一秒升级。别人修炼一门武学,他则是能身兼百门。...
...
郑毅从蓝星穿越到修仙世界,却碌碌无为,躺着在修仙界底层成为散修一枚。偶尔穿越到末日世界,血月横空,丧尸横行,厉鬼丛生这里简直是魔修的天堂。杀丧尸,炼厉鬼,噬幽魂,啖尸丹,修为蹭蹭的往上涨,不但没有天谴,修炼度还贼拉快,你说这上哪说理去?郑毅只能大喊一声,这不科学。然后转身回到修仙界,卖掉仙城居住权,连夜投奔魔域去了。摄魂宗,养尸宗,天魔教,噬魂道魔道宗门,我来了。郑毅大吼着,兴奋的投入到恶名昭彰的诸多魔宗怀抱。摄魂幡,引魂阵,黑煞功,养尸功郑毅热烈的投入到研究魔道法门的热情之中去了。别人修炼魔功,不是被正道拍死,就是被天谴,五雷轰死。而我是郑毅,正义的郑,正义的毅。代天行道,修炼魔功,功德无量。当有一日,郑毅布置下三十三万摄魂幡,号令百万恶鬼,操纵十万天尸,魔气滔天,围攻正道圣地的时候。无论是正道大能还是魔道大佬们都麻了。他们一起高呼出声,道你这魔头,为何没被老天爷劈死?这不科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