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3章暖冬
地方官最怕的就是王府跑来圈地,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两头受气,而陶知府偏偏说道:“我们山东被摊派了近五十万亩福府庄田,其中有十多万亩是泾王遗地,其中又有一万五千亩是挂在你们黄县名下!”
“他妈得!”曹知县直接就爆粗口:“一万五千亩?那一亩地的地租是按三分银的成例来?”
陶知府告诉曹知县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你真以为福王府田一亩地只收三分银,这是跟做善事,钱巡抚已经跟福王府为这个事情争过几回,他说这钱得按一亩三分来算,全山东五十万亩地加在起来差不多是一万五千两,由我们官府直接收取送到福王府,结果福王府那边当即回绝了,说他们有圣旨,是自行管业!”
王府庄田自行管业的意思就是由王府派人直接收取地租,曹知县当即算了一笔账:“一万五千亩,那按一亩三分是四百五十两白银,那福王府具体准备收多少?”
陶知府当即说道:“福府收银的章程说是一亩五分银,只是……”
一亩五分银,也代表实际收取的白银几乎涨了一倍,曹知县算了一下,福王府这是准备从黄县拿走七百五十两银子,这个数目对于黄县这种小地方来说已经不算小数目,而且陶知府还说了一个“只是”,他越加觉得不妙:“只是如何?”
“福王府出来圈地收租的内官都说了,他们既然要替福王效力,奉郑娘娘的意旨报效王爷,那一定要拼了老命也要把租子收齐,所以一分银要再加征五厘!”
这就是节节加码,一分银要再加征五厘,等于又加征了五成的田租,一亩地实际要征收七分半,曹知县数学不错,已经算出了一年时间福王府要从黄县拿走一千一百二十五两白银:“福王府居然一年要从我们黄县征走一千一百两银子?”
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了,只是陶知府很快就补充道:“曹知县,这是王府内官交给福王爷的数目,他们从你们县里征多少银子,恐怕又是一个数字。”
地方官最头疼就是征收之中的惊人损耗,福王府几百号人来山东来圈地收租子,人吃马嚼吃喝拉撒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具体征银的时候也会有惊人的损耗,他们报效给福王爷一千一百二十五两银子,那么实际征收的数字没有两三千两恐怕是连本钱都不回来,若是收得狠一点四五千两银子都有可能。
可是县里的钱粮出产是有定数的,福王府这边多收了三五千两银子,也代表着黄县得少收个三五千银子甚至更多,一想到这一点,曹知县脸色都吓白了,他只能询问陶知府:“柳典史何德何能,这事非得他出面不可。”
陶知府对其中的内情了如指掌:“曹知县你刚来登州,恐怕还不知道你们黄县的一万五千亩泾地遗地,实际就是今天的龙口海港那一带,柳典史在那里经营得很好。”
曹知县当即问道:“那样挺好,让柳典史出面去应付福王府的人?”
他甚至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只是陶知府却告诉他一个冰冷的事实:“只是泾王遗地本来就在龙口那边,但是柳典史神通广大,直接就将这一万五千亩诡寄在你们黄县的名下!”
一听陶知府这么说,曹知县一下子就蔫掉了,他从来没想到过黄县的情况是怎么恶劣,陶知府还在继续敲打着他:“曹知县,现在福王府来圈地的内官简直就是横冲直撞的野猪,路过之地已经是一片狼籍,整个登州也只有柳典史才能应付他们。”
现在轮到曹知县有些不明白,他当即问道:“柳典史何德何能?这件事非他办不可。”
陶知府当即答道:“柳典史神通广大,京师省城都有门路,司礼监、东厂、锦衣卫、大理寺、按察院都有靠得住的朋友,特别是东厂的姚厂公更是跟柳鹏柳大少好得快穿一条裤子,姚厂公在咱们东三府谁都不认,就只认柳典史一人。”
这件事卫启越跟曹知县提过,但也只随口提了一句,根本没细说,曹知县到现在才明白这个柳典史的来历如此惊人,难怪在黄县与登州权势滔天,搞得宋洪亮这么一个实授的仓副使都要流落街头了。
只是他还是稍稍抱着一点怀疑态度:“知府大人此言当真?”
陶知府当即答道:“前次青州府的韩顺韩太监上了一个对我们登州府极其不利的奏折,我们府里没有办法,只好请柳典史出面找姚厂公把这奏折改了回来,这件事咱们登州人都知道。”
听陶知府这么一说,曹知县彻底断了跟柳鹏正面对抗的决心,他说道:“看来还得借重柳典史,咱们只能走举荐实授的路子。”
黄县人都认为曹知县是个聪明人,他虽然上任三把火,但这三把火跟龙口半点关系都没有,恰恰相反,新任的曹知县非常非常敬重柳鹏与龙口帮的利益,哪怕事情跟龙口帮无关,只要事关重大,他还是要亲自请柳鹏一起决断,黄县的大事只有柳鹏拍板了才能算是真正决定下来。
按照曹知县的说法,他是格外看好柳典史的前程,他觉得柳典史材堪大用,所以还特意叮嘱过,他不在黄县的时候,大小事务请柳鹏柳典史一把抓。
这样的绥靖态度让苗县丞十分不满,不管是过去刘知县在任的时候,还是按照大明会典,黄县的第二把手应当是他苗县丞才对,只是柳鹏势大,苗县丞觉得自己在黄县的任期也差不多,所以才没跟曹知县大闹特闹,只是给柳鹏递了个话,而柳鹏也很配合地抬了一下轿子,拍板以后再请苗县丞帮忙过目一下。
总而言之,现在大家都说黄县这地方的知县明面上是曹燧曹知县,实际却是柳鹏柳大少,以至黄县民谚又有了新变化,“黄城柳,柳黄城”,都说整个黄县都是柳家的地盘。
因此柳鹏这段时日过得十分舒畅,除了稍稍处理一下公文之外,还有心跟江清月拉个手或是跟谷梦雨来个一夜销魂。
只是日子再畅快,柳鹏要处理的事务也着实不少,比方说马停寨合并过来以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善后,马停寨总想一碗水端平,还有今年花生和引种的其它美洲作物大丰收,到处有人向柳鹏求花生种子,还有答应陈别雪与饶峰铭的捐官现在要办了,这些都要柳鹏一一处理。
只是所有这些事情,都不如现在的暖冬让柳鹏觉得头痛。
在一个小冰河期出现一个暖冬,虽然还是初冬,但是柳鹏还是听许多老人都说今天的冬天格外温暖,他们也说到万历三十八、九年的大旱之前,也是这么一个暖冬。
因此柳鹏到处搜集粮食四处打大眼井挖方塘已经落到极个别有心人眼里,前两天王继光老巡抚亲自跑到柳鹏这边来拜访柳鹏,柳鹏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结果才知道王老巡抚是代表城里王家来向柳鹏来借打深井的队伍,他也想趁着这个冬天打两口大眼井。
虽然说是“城里王家”,但是王家的大部分产业与族人仍然是在城外,王继光对柳鹏还算满意:“柳少虽然办事霸道了些,有些目无上官,但这也是年轻人的通病,这两年也为咱们黄县人确实做了不少事,所以打井存粮的事情我给你撑腰了,我回头跟新城大司马那边说一声通个气,有什么事情让省里尽量先放一放,迟点再说!”
柳鹏那真是喜出望外,虽然他跟王道一王老知府关系不错,但是论起个人影响力,王继光虽然老巡抚却是整个黄县的第一号缙绅,他祖父王时中是兵部尚书,王继光虽然已经退下来二十年,但既做给事中也做过一任四川巡抚,还曾经把张居正拉下马,这样的大人物虽然归隐在乡,但是别说是在省里,就是在京师也有影响力。
王时中还要跟“新城大司马”说一声,那就更妙了,“新城大司马”就是王象乾,虽然前不久刚刚称病告退,但是王象乾在朝为官五十春秋,当过兵部尚书兼太子太保,还一度兼任过吏部尚书,而新城王家又是如今山东的第一号名门世家,“半朝王家”,有这样的大人物出面打招呼,省里、府里哪敢找柳鹏这么一个小典史的麻烦。
他当即答应下来:“多劳老巡抚费心了!我回头请打井师傅过去!今年我在龙口试种了一些泰西作物,老巡抚要不要尝尝鲜!”
王老巡抚倒是不跟柳鹏客气:“我也听说过了,听说那落花生特别适合我们黄县风土,到时候也给我们留三五粒种子,我让族人找个三五分地试种下!”
柳鹏赶紧说道:“那好,我到时候让陈别雪多送些种子过去,如何有什么需要的话,我让陈别雪随叫随到。”
王巡抚很满意柳鹏的态度,他觉得柳鹏很知趣,一点都不象传说中的蛮横无礼:“柳少,我倒是想问一句,你是不是要多存点米豆备荒啊?”
和冤家竹马同队后[电竞] 慢冷[先婚后爱] 你老婆被你凶没了 快穿:宿主我们只负责逆袭 穿成炮灰女配她女儿 清穿顺治皇后宫斗不如养崽崽谈恋爱 星武纪元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臣妻皎皎 重回九零,我只想赚钱 我在老康后宫搞和谐社区建设(清穿) 万花筒 谁在觊觎笨蛋男巫 郡主大人请收下我的膝盖 柠檬味初恋[女尊] 穿越星际,还要打工?! Beta女仆也可以是万人迷吗? 卑微备胎不干了[快穿] 我用人物面板伪装神棍 在动物世界谈恋爱[快穿]
...
关于小龙崽奶又凶,上综艺当团宠爆红沈应律作为圈内走黑红路线的大明星,突然凭空冒出一个便宜女儿!只不过,他这个便宜女儿好像还不是个人?!一开始,面对这个嗷嗷叫的小龙崽子时,沈应律非常嫌弃。但小龙崽特别喜欢他,啪叽一下抱上他的大腿,成为粘人的小挂件。参加综艺时,作为一只喜欢亮晶晶的小龙崽,别人的行李箱里都是私藏的零食,她的是一箱子宝石!好家伙!导演看着那些亮晶晶,擦着冷汗,让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私人物品先收好。没了宝石的小龙崽,当场抱住沈应律的腿,开始嗷嗷大哭。她的大宝贝都被抢走了!...
关于我真不是黑暗奥特战士手撕宇宙人,形象犹如恶鬼。但是我真的是一个充满了光的奥特战士!单手抓着宇宙人的脑袋将其提起,我说了我是一个充斥着爱与正义的奥特战士,为什么你们总是不信。迎着那犹如恶徒的双眼,脑壳开裂的宇宙人无力的挣扎着拍打着奥特战士强壮的胸大肌,撕心裂肺的回答着。我信了!我真的信了!从迪迦开始的奥特奇妙之旅...
关于观人有道中华传统绝学,道门五术,山医命相卜,通一门可横行天下。母亲怀我时梦见一条金色鲤鱼入怀。算命先生说必生异子,将来名扬天下,能够观人知心,看人知未来。山医命相卜,道门五绝学。测字,面相,手相,八字,六爻,风水,梅花易数,能学到很多东西,看完可以直接用在现实中。内容真实有趣,书中干货多,学会了以后鉴别人渣用的到。千人千面,百态人生。起于微末,终于成就。书中案例皆为真实,所见即所得,有缘者慎用。...
古代言情种田宫斗宅斗女强一句和离后我娶你当皇后,一朝弃妇飞上枝头变凤凰。和离后,坐拥十万精壮汉子为我所用。和离后,所有男子皆听老娘指挥,你是烈山王又如何?我和离我怕谁?我是大丰国第一女军师!三皇子烈山王萧长烨用王位换秦朝云和离,情深义重。且看一介普通女子是如何逆袭,从乡主到县主,再到郡主,最后成为大丰国皇...
关于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宋不辞穿越了,穿成了宋家村年仅九岁的小童生宋富余!宋不辞以为他的征途是朝堂的刀光剑影尔虞我诈,却没想到征途还没踏上,从天而降的村长身份却让他率先在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星辰大海!enen基层在编一把手,有车有房有威望,怎么不算快乐呢?虽然车是黄牛车,房是土胚房,威望算了,不提威望,总之,不得不说它就是个养老的好工作啊!宋不辞发誓,只要不被辞,他能在这个岗位上干到死!然而!一声声的二狗子成了他养老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宋不辞微笑,请叫我村长大人,谢谢!这是我最后的倔强!(无cp,前期家长里短温馨向,不建议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