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5章 九重诏下选贤能(第1页)

一切好似都已经步上正轨。遴选的笔试成绩很快在六部的批阅下出来。殿试之后,紧急缺人的朝廷,又有了一大批可以任用的“人才”。穆孔晖等人有些不满,因为虽然经过了笔试的考察,但在殿试后的官位安排上,高官权贵还是有不小的操作空间。而吏部却没有坚持据理力争,将这最后一点篓子堵上。

经过调养后的月池,依然是形容清隽,她只淡淡说了一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要是逼得太狠,连一点儿油水都不剩下,她与梁储、王鳌两位先生,说不定都见不到下个月的太阳。对她这样的举动,一些人表示理解,一些人却嘲讽她胆怯。

月池对此并不在意,在各地要员的空缺填补完整后,她依旧将目光投向裁革冗员和治农官的试点上。要明确哪些官职多余,哪些官职必不可缺,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各级的职责。她在吏部张了数面大屏风,写满了两京十三省的官职、职责和在任官员的姓名与考评。她与吏部、翰林院、乃至各部要员,一一对各级官职的职责进行了划分,特别注重理顺中央派驻机构与地方机构之间的事权范围。

月池提出:“权责要一致,不给权,单单让人负责,岂非是欺负人。同时,财权、人权与事权也要尽量一致,不然怎能做成事。”

不过,她的这一观点,却遭到了其他官员的反对。原因很简单,明代是中央集权的顶峰,讲求强干弱枝。历代的天子和中央的大员,难道不知道条条分割,地方势弱,带来的结果是行政效率的低下吗?难道不明白,中央擅自往地方插十几只手,只会让事情越管越乱吗?他们都知道,但为了保障权力集中于中央,他们就是要榨干地方的权力和收益。换而言之,如今尖锐的央地冲突和职责重叠,正是帝国的精英,有意为之的结果。

月池只得以天下安危相说服,她的意思亦很明了。《宗藩条例》的出台,削减了各地宗室的宗禄,但却并未打开宗室养活自己的口子。为什么打不开这个口子,道理也是一样的,以皇帝为核心的大宗,就是要把这些地方的小宗当猪养,就是要让他们在封地度日,不能对中央造成一丝一毫的威胁。宁王叛乱还是一年前的事,朱厚照怎么可能让宗室有机会行商入仕,发展势力。他这样的决断,就意味着,《宗藩条例》弄下来的好处是暂时的,且十分有限的。

月池轻敲着桌子:“国家缺钱,诸公却寸步不肯让。如再起刘六刘七之祸,又当如何?”

有人道:“某听闻,朝廷有意与鞑靼通商,收取关税,又说打算在广州等地开放通商口,这难道不是一笔大利吗?”

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王琼。王琼清了清嗓子道:“我等的确是打算效仿宋制,先在广州、泉州两地试行。关税税率为十分之一,船停靠海岸后,经过官府登记后,将十分之一的货物缴纳给政府,余下再行贸易。其中玳瑁、象牙、犀角、乳香等物,不可私售,只能官卖。地方以合理的价格买下,再高出几分卖出,如此便可有两份收益。不过,大家莫忘了,倭寇仍在,此策能否能成,还未可知。”

工部右侍郎张遇道:“李侍郎大才,创了以夷制夷之术,如今我们大可在沿海如法炮制。佛郎机人不是想来售货么,我们大可让他们几分好处,叫他们去与倭寇缠斗。”

兵部郎中杨廷议闻言抚掌叫好:“真是绝妙好策。如此又可节约一笔军费了!”

月池还没来得及开口,兵部尚书刘大夏便凉凉道:“两宋之富裕,历代罕见,可仍有亡国之祸,此祸何来?农为社稷之本,小农破家,国将不国!”

到底是三朝元老,一针见血,一锤定音。在座大员一时皆寂寂无声。户部侍郎储巏也道:“北方遭此横祸,没有数年休养生息,无法回转。可以朝廷目前的状况,至多只能免一年的税收。明年当如何度日,需得寻稳妥之策。”

众人面面相觑,明代的俸禄已经够低了,好不容易长了一点,大家还没来及高兴几天,这是眼看着又要拖欠工资了。月池此刻方道:“诸位的顾虑,我何尝不知,农税是重中之重,好歹需在治农官上下些功夫。如真能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岂非是大家伙的福气。”

这才,终于达成了一致。大家于治农官一脉,明确了以条为主,地方协同的准则,详细确立户部与吏部之间对治农官的管辖职权,治农官与县州府之间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还拟定出了一套治农官选拔、考核、升迁的一整套程式。

月池道:“江南毕竟是粮税重地,不可贸然行之,依我看,何不择一地暂行,如确有实效,再行推广。如有纰漏,也可查漏补缺。”

众人纷纷称是,最后拟定在霸州文安县。无他,此地正是刘六刘七的起义之地,离北京又近。朝廷于此地行新政,正可彰显爱民之心。

大家散伙之后,月池才长长叹了一口气。谢丕问道:“这已是开了一个好头了,怎么还叹起气来。”

月池的眉心微动,轻描淡写道:“我是在想,中华地大物博,各地情况不同,如强行将制度压下去,未必合适,如多给地方自主权,又怕他们阳奉阴违。”

谢丕想了想道:“何不在考成上多用心。”

月池的眼前一亮:“这确是我所想。不过,还得等春闱。”

谢丕当然明白她的意思,他笑道:“是得等上一等。春闱过后,便是今非昔比了。”

北国的春天,拖曳着斑斓的裙摆,悄悄地来了。一场春闱终于拉开了序幕。

各地学子云集京师,他们拎着食盒,守在贡院前,经过搜身检验,依次进入考场。刚刚落座的学子,一拿到考卷,就迫不及待看了起来。第一场考经义犹可,仍是从《五经》、《四书》及其《传》、《注》中出题,甚至还称得上是比较四平八稳,没有什么偏题怪题。

第二场考的是论、判语和诏、诰、表,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譬如有一道论题是这么写的“法乃公器,民为邦本。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之象,却屡禁不止,根由何在?”

第三场“经史时务策”,题就更奇葩了。“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1】

诸生皆面面相觑,这都是考什么鬼啊!不过,再抓耳挠腮也没用,这要是不好好答,便又要再等三年了。大家急了一阵,只得又开始绞尽脑汁写起来。

到了三场考罢之后,人人脸上都是一脸菜色,京中也议论纷纷。会试主考一般是两位。按理说,一个吏部侍郎加一个翰林学士的主考队伍,也不是没有。但因月池年纪太轻,各部商量之后,决定还是要挑一个老成持重者压一压场子。于是,今年的主考一个是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梁储,另一个就是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李越。梁储之前也主持一次会试,那次可是正常的题目,这次奇葩的策论是出自谁手,不言而喻。

不少考生开始骂骂咧咧,虽然朝廷一直嚷嚷着是取士是要三场并重,但实际还是以经义为重。月池也是因着这个原因,最后只中了二甲传胪,毕竟论经义,她是真比不过那些自幼苦读之人。可李越如今这个作风,明显是要变了。而第二场、第三场的题目,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这给判卷者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到最后难保不是主考说了算。

不少给事中与御史已然摩拳擦掌,只待结果一出来,就准备弹劾了。而贡院之中,一众主考、同考也觉压力巨大。梁储与月池早已商量好了对策,仍是一名考官,随机改两份试卷打分,如分数差异过大,则一起来商榷。最后,再由两名主考来全部校对核查。

到了夜深人静时,这一老一少抬头看向对方,都觉彼此是脸色蜡黄,形容枯槁。月池惭愧道:“连累先生,陪我吃这种苦,学生实在无地自容。”

能做到六部长官、大学士的人,又岂是糊涂之人。早在朱厚照任李越为主考时,大家伙就敏锐嗅到了不对劲。诸如王琼等人,一早就开始称病,可梁储却毛遂自荐,是打定主意,要替她撑起来。这份恩义,不可谓不重。

梁储看着月池又何尝不感慨:“快去歇着,你自己的身子骨,难道不知道吗,还敢这么折腾。”

月池展颜一笑:“不妨事,不妨事。这卷要是没批好,只怕出了这个门,就没有身子了。”

梁储:“……”

全世界男神都与我恋爱  六零俏美人西北娇宠日常  觉醒不影响我发疯[娱乐圈]  过期告白  谁敢教为师做人  嫁人是男人第二次投胎  师尊逼我当替身  他们都想我女人一点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  雄英女神迹部埋[综]  协议离婚后豪门老公失忆了  小透明网恋到顶级恋爱脑  当代天师,发癫日常  错把反派认主角后攻略错人了  白夜甜  群雄逐鹿  [综]付丧神育儿宝典  效率至上主义的快穿游戏  剑灵失忆后  恰逢君  

热门小说推荐
乡村:从继承万亩山庄开始

乡村:从继承万亩山庄开始

关于乡村从继承万亩山庄开始三山一水几亩田,农夫山泉有点甜,有田种,有地耕,还有一片山林可以菜蘑菇。丈母娘都爱这种女婿。...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关于开局救下溺水诺澜两世为人的白洛继承了去世叔叔留给他的酒吧,直到他在酒吧外的河里救下了溺水的诺澜,才明白他来到了爱情公寓...

戒不掉的瘾

戒不掉的瘾

关于戒不掉的瘾追妻火葬场1V1九年前,沈眠初次遇见江祈寒,从此,一眼万年。三年前,沈眠嫁入江家,成为江祈寒的太太,她以为从此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三年里,她视他如珍如宝,放下身段,牺牲自我,只想捂热他的心,成为他最爱的女人!然而有些人的心终究捂不热,有些人的眼里除了白月光始终看不到别人。三年后,她查出怀孕,同一天,他的白月光也高调宣布怀孕。她问他,如果她怀孕了怎么办?他说,打掉!她又问他,你的白月光也怀孕了,打掉吗?他说等她生下来,那孩子就是江家的长孙!她失望也绝望,下定决心离婚!他撕掉离婚协议,将她抵在门后,一字一顿地说你是我的女人,一辈子都只能是我的!她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还没等来离婚判决,她被人撞倒,差点流产,为了保住孩子,她藏起孕肚远走高飞。等她归来,男人找上她,沈律,你偷走我儿子这笔账咱们该好好算算了!...

宝莲灯之瑶姬归来

宝莲灯之瑶姬归来

简介自三圣母被压华山,沉香劈山救母之后,三界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然而,一个神秘天象的出现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传说中早已消逝的瑶姬竟重现三界。瑶姬的归来带来了诸多谜团,她身上似有一股神秘力量,与宝莲灯的光芒遥相呼应。是命运的驱使还是另有隐情?瑶姬的出现让各方势力或心怀期待,或满心戒备。她在寻找着失去的记忆...

此女当主天下

此女当主天下

小坤道姬婴,本是已故皇储姬平的遗孤,因出生时天有异象,被一女冠相看说吾观此女生得凤目龙颈,唇珠含宪,来日必当得主天下。彼时皇长女姬平正跟弟弟楚王斗得不可开交,皇储之位已然岌岌可危,恐这话被人听去,便将姬婴交给那女冠带回观中抚养。果然送走姬婴后没几年,楚王用计将姬平刺杀于玉京门下,随后逼迫老皇帝退位,自家坐了皇位,改年号开景,并将姬平满门屠尽。只是当年一出生就被送走的那个幼女,开景帝却迟迟未能找到,直到十多年后才发现,原来她一直就在洛阳城外鹤栖观中。他亲自去了一趟道观,见此女生得柔弱,一脸懵懂,此时已坐稳皇位的他,也不屑赶尽杀绝,于是大手一挥册封为公主,送去漠北和亲!自古和亲公主,没有能再回朝的,开景帝万万没想到,姬婴数年后竟带着十万柔然骑兵和燕北失地前来归附,回到了帝都洛阳。她款款走到御前,笑道这次回来,不为别的,只想向舅皇讨个藩王做一做。又过几年,这位新藩王凭着谦卑恭顺留在了他左右,等到开景帝感觉到不对劲时,已经太迟了。他坐在皇座上,看着这位一向温和娴静的姪女,一步步走上御阶,站到了他的面前。只见姬婴扬起手来,一巴掌扇得他眼冒金星,连耳朵都有些嗡嗡作响,但他还是听清了她咬牙切齿说出来的每一个字这龙椅你也坐得尽够了,是时候把我母亲的皇位还给我了!魔蝎小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