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崔氏有“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的称号,贞观六年,李世民为了抑制地主豪强,命令官员修订《氏族志》,在修订《氏族志》时,官员根据家族历史、影响力等多个方面考量,将博陵崔氏第二房出身的黄门侍郎崔民干列为天下第一门第,李世民看后自然很是不高兴,遂将皇室李姓排在第一,博陵崔民干降为第三,但是在百姓心中,清河、博陵二崔还是比李唐皇室要显贵。
长乐坊,崔府。
崔民干坐在堂前正在听一个小司打扮的下人汇报情况。
“二爷,你说汉王是不是气疯了,汉王提倡世家大族捐款捐粮,却没有得到什么回应,大都是敷衍了事,像打发叫花子般扔给他几贯钱,就这,汉王还说要在骊山脚下为捐款者勒石记功!”
“呵呵…”崔民干闻言也露出讥笑之色,突然又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勒石记功!勒石记功…”崔民干默念几声,忽然眼睛一亮,“原来如此!”
“二爷,什么原来如此?”小司疑惑道。
“你不需要知道,你只需给我盯紧长安韦杜两家,他们有任何行动,立刻告老爷我便是!”
待下人走后,崔民干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好一个汉王,老夫倒是小看你了!”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这句谚语绝非传说,更不是形容词,自西汉以降就广泛流传于关中士庶阶层,它是对世居长安城南之韦、杜两族密迩皇宫、亲近皇权之政治社会地位的形象描述。
自汉朝以来,两大家族皆是沐弦歌而起舞、尊经义以获仕,家族好礼向学之风由此肇基。
族中子弟或典军抗敌参与枢要,或牧守州县抚民以静,或执掌台衡规治天下,文武昌盛,势重关辅,连大名鼎鼎杜如晦仅仅只是出自杜家的旁支。
城南杜府。
杜连仲端坐堂上,一手抚着颌下美髯,一手用指节轻轻敲打着面前的案几,凝神沉思。
长子杜怀恭坐在下首,锦袍玉带一表人才,手捧着茶盏,却是有些神思不属,坐在那里发呆。
另一位精干利落的五旬老者垂手立在堂中,正轻声汇报着新进得到的消息。
“汉王殿下已经于城门处张贴布告,言及为了表彰新丰士绅大力救助灾民的事迹,特请皇命,于骊山脚下立一石碑,自己亲自挥墨,于三日之后将所有有功之士的名字、事迹书写成册,镌刻于石碑之上。”
老者说话时语调抑扬顿挫,叙述十分清晰。
听到此处,杜连仲微微睁开眼,皱着眉头,似是自言自语道:“汉王此举何意?”
杜怀恭插话道:“必是那汉王李恪募捐不力,眼看府中粮食见底,便心急如焚,想要以此法鼓励城中富户,踊跃捐献。哼,他也太天真,即便真有那虚浮好名之辈想要借此机会名录石碑,可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掰直男神之路 魔女无忧 张然 情义苍生剑 天威 母子心连心 九灵的火影旅行传记 北城不归客 寻墓东白人 汽车时代 大武主 帝行说 末世大佬穿成最强农女 斗罗之兽灵行者 契约豪门:赔心交易 苏克拉玛族 适才之剑 尘世邺火 重生之纵横诸天万界 潜行边缘
关于神医小沫沫小神医下山即无敌,治病救人积攒人脉关系,击败各路对手,俘获人心,帅气的脸庞,加上神一样的存在,更是俘获了不少富家千金,贵族小姐姐们都芳心,最终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关于养父母逼她嫁人,逃脱后成团宠她是苏家捡回来的养女,长相出众还学霸,养父母为了拴住她,逼她辍学。她意外得知养父母把她捡回来养着,是想逼着她有一天做他们的儿媳妇,一辈子任由他们拿捏,得知真相后她决定逃离那个家。在人帅心美班主任的帮助下,她如愿来到了县城,本想继续读书怎奈养父母找了过来,眼看着女主被狠心的养父母抓回去生娃,这时她遇到了护她于象牙塔下的男人,男人供她上学,同时她亲生父母也找到了她,在一次大型会展上,作为工作人员的女主,同时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六目相对,何去何从,女主向谁伸出的是爱情之手,故事扑朔迷离。这部青春偶像剧,希望给你的暑假带来新的认知。...
刘嫚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穿前身无分文,穿后依然为钱所困,为了生计,她从网红做起,倒卖商品晒晒猫咪秀秀自己的小才艺,一不留神,成为全能巨星。新书穿越全能学霸同步连载中...
林晴岚中了一亿大奖,绑定了老年大学系统。 这里的学生比老师都大,该有的一样不差。 模特队广场舞电竞班,更有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还有特色的课程如何科学的应对婆媳关系如何正确对待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