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诚如两个叙州义军所言,辣椒这东西,在大江两岸多瘴气阴湿,冬日又较寒冷的地方,传播得比在买地福建道还要更快,这几年间就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便连城里百姓,多数也在自己后院栽上几株,不过未必都长得好而已。
几人说起本地的物价时,这才知道辣椒还算是较贵价的蔬菜,如姜蒜一般,价格不是太便宜的,要比几斤一文钱的青菜贵得多,一斤有时能卖到三四文,本地的农户,大多都把上好的辣椒挑到城里来卖,余下那些歪瓜裂枣,辣味不浓郁的这才留下自食。
“这就是卖油娘子水梳头的道理了,这州县中最好的辣味,肯定是在城关,尤其是酢辣椒、泡辣椒这些东西,也唯有城关做得好,有时候那些农户来走亲访友还买两斤回去哩——他们乡下腌辣椒,舍不得用雪花盐,都是用搭卖的官盐,滋味自然是不如城里做的纯正。
辣椒这东西又爱发霉,有时候收成时连逢阴雨天,他们晒不成干,只能贱价卖到城里来,赶紧腌渍,过几个月进城,看到腌物的价格,都是心痛得掉眼泪。”
因本地的办事处人数少,开设也不久,主要还是做人丁转运的生意,还有和本地商铺的大宗交割,对于本地的民生并不熟悉,不像是叙州汉子,他们在买地和叙州之间来回跑船,对沿岸州县的情况了如指掌,说的全都是吴老八想听的话,“怎么,如今两湖还强迫搭售官盐吗?”
“还卖的!”老艾道,“和税赋一般,都是强行搭配下来,不买不行,其实拿到手里,半是土,半是盐,能吃用的不多,盐还有杂质,还要花费心思去筛洗,把盐水拿来泡些佐料罢了,连菜蔬都泡不得。”
这个道理,接触过农事家务的人是明白的,佐料有强烈的味道,可以压住这种劣质盐水的杂味。这样的水泡出来的蔬菜很可能是发苦的,根本无法起到佐餐的效果。众人都是皱眉,吴老八道,“我们南面,官盐早就卖不动了,江陵的盐商有一多半都开始造船改做海上生意,破产的也有许多——我看朝廷倒还是岿然不动,可见各地的盐利也没有多少去到朝廷。多数不过是养肥了衙门里的吏目,还有本地的大户。”
“嗐,我们巴蜀还行,本地的盐还是能卖得动的——我们的盐好,杂质少,自贡的井盐做官盐,百姓的日子还好过些。两湖这里确实日子不好过,听说,因这几年皇帝屡次提起,各地税赋不足,朝廷税银多从海关取用,两湖这里要补充税源,又废不掉那踢斛淋尖的规矩,也实在不敢加农税,便只能在小处下功夫,这官盐越发不堪,道理便在于此处,要从这里多踅摸一些,好维护官府的颜面。”
高个儿义军小郝接口道,“可这儿多出来的银子,能有一半成为税银往上缴不能?不过是让各地的老爷们又多个进项罢了!”
说到两湖的局势,他们都是摇头,也多些对叙州的自豪,“我们叙州如今,税赋都减了不少,衙门的使用仍足,可见一旦消灭了剥削阶级,便是艰难岁月,百姓们的日子至少也比在敏朝要好过得多!”
“不过是想要过这样的日子,先得杀上一批人罢了!”老艾举手往下一劈,看着颇有些匪气,又拿眼来看吴老八等人,见他们多是若无其事,也是暗暗点头,心道,“看来都是有本事有气魄的,确实见过血,买地出来的吏目,果然没一个草包,真令人佩服!”
如此两边互相掂量,也是地头蛇和过江龙之间应有的事情,小郝这里不动声色,又转过话题,“话扯远了,还是先说这酢辣椒吧。说起来,这酢物的流行,还要归功于买活军呢——正是因为买地的玉米来了,这酢物才大行其道,原本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做得起的,毕竟,原本酢物都用粘米粉、江米粉,还要精磨,这两样哪里是什么便宜的东西呢?”
所谓的酢物,确实不算是最廉宜的做法,在东南沿海也不算主流,小雷等人根本就没吃过,倒是金娥,从前在苏州偶尔也吃些酢鱼,因道,“我们平时多是吃酢鱼,和糟鱼其实类似,都是拿净鱼,抹了腌料,放坛子里窖藏一段时间,按买地的说法,那叫发酵——发酵好了再蒸着吃。不过糟鱼用红糟,酢鱼多是用米粉,有些还直接用酸米粉,听二位说起,本地的酢辣椒是用玉米粉?”
“正是了,玉米本也是新出的东西,实在是太高产,一亩随意也有个近千斤,我们农家自然喜种,可拿到手里,也得钻研着如何食用,如何保存。买地一般是晒干即可——那是因为你们那里阳光足,北方则天气干爽,我们这里便不行了,这些年一入秋就连着阴雨,便是风吹过了,也容易发霉生醭,倒是有人磨成粉,能存得久一些。”
“既然玉米粉廉宜,自然也就有人琢磨着了,把许多粉蒸、粉酢的东西,换成玉米粉看看味道,酢物其实说来也简单,便是把东西洗净,加了佐料,和粉拌好装坛,送入阴凉之地,一两个月后便可以吃了。不料玉米粉酢出来一样好吃,本钱却便宜了至少五成,而且还有一股米粉酢物无法比你的甜香味,颜色金黄,看着也更好看一些。”
“如此一来,玉米粉酢物,岂不是就成了巴陵这里的招牌?便是夷陵还有我们巴蜀,也逐渐开始流行玉米粉蒸,不过许多老人,还是觉得米粉蒸出来更有一股米香,是玉米粉无法比较的,因此,现在有些厨子又以米粉蒸肉作为招牌,而如果不特别写明‘米粉蒸肉’,各地的食铺现在都是玉米粉蒸了。”
“原来一个粉蒸,也有新旧之分。”这样的趣事,也引发了笑声,“不过,两湖这里,本来倒也是喜欢粉食,粉蒸之物有许多,怕也是传统所在吧,任何东西到手里,都要粉一粉,洗一洗,看看能粉出个什么,洗出个什么来。”
“可不是!面筋、土豆粉、红薯粉,不都是这样洗出来的么!总不成只知道掰着玉米棒子煮熟了生啃吧,便是蛮夷,这些年得了玉米回去,也学着做玉米粑粑吃呢——倒也香甜,成了他们苗族的特色,一会若有苗人进城卖货,咱们还能买些回来蒸着吃。”
谈到各地的吃食,这个很少有人是不感兴趣的,买地的考察团也都觉得很新奇,此时各地民风不一,饮食习惯悬殊,买地因是百地合流,各籍贯杂处之地,众人已见识过不少各地的特色小吃了,但还是对其成因不由感到好奇,譬如两湖的粉蒸肉、粉蒸鱼,王小芸在临城也吃过,是湘江一个厨子在本地开的小馆子,当时只觉得味美新鲜,现在才知道为何两湖喜欢以粉蒸的形式来处理食物。
她这里开了眼界,小雷这里又道,“我们在泉州也吃粉蒸肉,不过那个是用红薯粉来蒸的,似乎更加香甜。不过,买地蒸食少些,尤其是荤菜,我们多喜欢油炸。”
“买地富裕,岂是别处可以相比的?这酢辣椒都有两种做法,一种要把玉米面略炒过,那做得的口味就偏干,也更香,若是自家做自家吃,很多便不炒了,省些柴禾,也省些油钱!”
揽山雪 靠基建活成反派之后 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天邪帝尊 撕卡后游戏角色黑化了 我反手一个守护我自己 男主的第9任 我靠美貌嫁入豪门 逃婚后我成了马甲精 最强打工王RPG [综]能力不是问题 掌心宠爱 八零寡妇的幸福生活 钓系咸鱼在综艺摆烂后 虎杖家的三胞胎 皇修 好好说一声再见 失声 重生后贵妃想上位 女总裁的威猛兵王
关于穿越西游之疯狂蚂蚁别人穿越,林一凡也穿越,还是穿越到西游。刚好看见孙悟空被压五行山。可是他现在就是个蚂蚁啊!总不能啃倒五行山吧!就这他还要担心自己随时可能被人踩死了。别人有系统,他也有个金手指。望着脑海中闪闪发光的金手指,怎么看都觉得这玩意不靠谱啊!...
简介自三圣母被压华山,沉香劈山救母之后,三界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然而,一个神秘天象的出现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传说中早已消逝的瑶姬竟重现三界。瑶姬的归来带来了诸多谜团,她身上似有一股神秘力量,与宝莲灯的光芒遥相呼应。是命运的驱使还是另有隐情?瑶姬的出现让各方势力或心怀期待,或满心戒备。她在寻找着失去的记忆...
后土圣人在巡逻星际战场之时,突然一阵心慌,她急忙用圣识查看战场并没有发现异样,于是又推演起来,突然惊觉原来是母星被异族渗透,他们研究出生化人攻击神州大地,华夏民族岌岌可危。后土圣人祭出盘古神殿保护危难中的华夏民族...
...
关于娇妻日常耍无赖,七零军官强势爱(年代军婚双洁打脸甜宠奉子成婚追妻火葬场)49岁的唐宁躺在病床上,她这一生啊虽说守了大半辈子的活寡,但她还是感谢老天在她结婚前赐给了她一个儿子,她倾尽一生把她老公宋振兴扶上高位,儿子也培养成最年轻得骨干前途一片光明。本以为可以安心西去,谁知在她的好儿子亲手拔掉她氧气管时才知道,她亲手培养起来的好大儿居然是渣男贱女之子,而她的亲生儿子竟是那个毁了容还被戳瞎眼睛爆尸边街的乞丐?一朝重生回到1978年。这一世她只想找到亲生儿子吃香的喝辣的顺便收拾一下渣男贱女,谁知却招惹上了前世的死对头。某位浑不羁的军官你未婚带娃难嫁,我不婚不育难娶,而且咱俩名字很配民惟邦本固邦宁,不如咱俩凑和搭个伙?只是结婚后,她这儿子怎么越长越像萧民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