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二讲(第1页)

庚二、明真亦无得分二:辛一、法;辛二、喻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13页。庚二,明真亦无得。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整个过程当中就是要回光返照。你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都是假借外在的事相来观照我们这一念心。回光返照,第一个是照什么呢?照空如来藏,所谓的心性的本体是如实空义,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清净的角度,我们就可以认知一个思想,就是“达妄本空”。既然清净,哪有妄想的立足点呢?所以我们本来是没有妄想,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嘛。这种思想,在达妄本空当中,对于我们调伏烦恼、灭除罪障就产生很大的力量。蕅益大师甚至于说,你能够观照达妄本空,可以说达到日劫相倍的效果,你修一天超过别人修一劫的时间。反之,只是在事修上而没有理观,你就花很多很多的时间。前面这一段文,等于是在观空如来藏来破妄;以下的“真亦无得”这个地方,我们所观的是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是说,真实的心性也不是从外而来,是本自具足。前面是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清净的角度而建立“达妄本空”;这以下是观察不空如来藏,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建立了“知真本有”。我们内心当中本来就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我们没有把它显发出来而已。这个地方强调知真本有。这地方两段:第一个,法;第二个,喻。辛一、法【图一】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汝”,这个地方的汝,蕅益大师讲,其实佛陀强调的是富楼那尊者跟二乘的无学。为什么这样讲呢?下面会再说明为什么这当机众是二乘的无学。佛陀说,这个二乘无学在修学当中,你修四谛法门,你喜欢修四谛,你还是修四谛,没关系!但是你再加一个微密的观照就好,就是“不随分别”,你不要去随顺你那种有所得心去分别。当你在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时候,或者观察顺逆十二种因缘的时候,你一定要回光返照,去正念真如,不要随外在的相(人相、法相)所转。不随顺这样的因缘而转,则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就能够慢慢地消灭。这个“世间”指的是依报的环境,众生是正报,众生跟世间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业果,即前面说的三种相续。能够不随分别,就能够消灭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三缘(这个三缘指的是杀贪、淫贪跟盗贪),断除杀、盗、淫三种的业缘,这个时候“三因不生”。三因不生就是生死的业因,就是前面说的世间、业果、众生。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不随这样的分别,则三缘断故,三种生死的业因就不再生起了。“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在汝满慈子心中有如演若达多的这种痴狂之性自然就息灭了。息灭以后,当下的歇心处,就是无上的菩提处。这时候,我们最为殊胜的清净本性跟光明的妙用,本来就周遍于法界之中,本来就众生具足,不是从他人而得,又何必经过多生多劫的修学,如此的劬劳,如此的辛劳?“肯綮”就是精进。何必如此地精进、如此地辛劳来修证呢?这个地方佛陀针对二乘人来谈。因为蕅益大师说二乘人的特色:事修很强,理观薄弱。我们说戒定慧,戒跟定是事修,持戒、修定是事修。但是二乘人的理观,就是一念的观照薄弱。所以蕅益大师说,二乘人其实戒定的力量很强,只要再加一个理观,所谓的于诸境缘不迷、不取、不动,重点在这个不迷。你只要能够不随妄想而分别,直下承当,你就能够有所突破,不必经过这么的辛劳,经过这样一个长远的二乘的路,再回小向大,这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看佛陀的譬喻。【图二】辛二、喻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知真本有”,要怎么去承当呢?这以下讲出一个观念。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有一个家传的摩尼宝珠。他要去远行,就把这个摩尼宝珠用绳子绑在自己衣服的里面。这个“系”就是绑在里面。所谓如意宝珠,就是说你对这个宝珠做任何的祈求它能够所求如意。你要一个车子,它就给你一个车子;你要一个房子,它就给你一个房子。这叫如意宝珠,能够所求如意。这个如意宝珠,他把它放在衣服当中,时间久了,这个人整天忙着外在的事物,就把衣服里面的如意宝珠给忘掉了,忘掉他有这么一个如意宝珠。当然,忘掉以后他就不会拿出来用。,!这样子有什么结果呢?“穷露他方。”穷就是贫穷,露就是居无处所。因为没有如意宝珠的关系,他就流落到他方去,一方面居住也没有处所,一方面也过着贫穷的生活。所以他必须“乞食驰走”,到处去乞食奔走,才能够勉强来饱足他的三餐。这个人从表面上来看,从一时的表面来说,是非常贫穷。你看他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丰富的饮食,表面上很贫穷,但是实际上他衣服上的如意宝珠并没有失掉啊,他只是暂时没有把它拿出来而已。“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假设有一个有智慧的大善知识,能够以种种的方便来指示说:哎唷,你的衣服里面有一个如意宝珠啊,你为什么不拿出来用呢?你为什么一天到晚要向外去攀缘这些外在的东西?你应该回过头来去找你的如意宝珠才对呀。找到如意宝珠有什么好处呢?“所愿从心。”这个时候他就能够满足心中所有的愿望,有种种的功德法财,成就大富大贵。这个时候他才能够真正觉悟:原来如意宝珠并不是从外面而得,它是本来就在衣服当中,是把本来的东西显出来而已。如意宝珠并非外得,这一句话蕅益大师说,就是解释了前面为什么说你不必经过多生多劫的辛劳的修证。当然,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不适合凡夫。因为凡夫的事修太薄弱,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的戒定的熏修。但是二乘人戒定基础已满,他为什么一直停留在阿罗汉,不能成就诸佛的功德呢?他只就是缺乏一念的理观,不敢去直下承当他自己本具的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他不能够直下承当而已。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人家乞求,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做乞丐的种性。在禅宗公案里面有一个赵州禅师,他非常用功,“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八十岁的时候还到处参访善知识,因为他对内心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还没有很真实地明白。他到处行脚,后来有一天他的脚就踢到一个石头,这个石头就“啪”碰到一根竹子。碰到竹子产生这样的声音的时候,他突然间开悟了,一念的回光返照,他开悟了。他说,踏破草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踏破草鞋无处觅,是指他在迷的时候。跟妄想在一起的时候,他真的是踏破草鞋无处觅。当他跟妄想在一起的时候,他找真啊就找不到,怎么找都找不到,找了八十年都找不到。但是他后来听到那个声音,“啪”一声的时候,回光返照的时候,哎唷,当下就是,得来却全不费功夫!他悟的时候“即妄是真”,刚刚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大家要去体会这个为什么叫作真妄不二,迷的时候全真成妄,悟的时候即妄是真。我印象很深刻,我刚出家的时候,我过去有一个在家居士的同参道友。这个人年纪大我差不多有十五岁左右。我们过去在家的时候参加某一个共修团体,他把我当小老弟看待。他有一天跟一个佛教团体去大陆参访,他们非常认真,到一个寺庙的前面大概一两百公尺,他们就三步一拜,一路地拜进去。每一个寺庙,没有例外,都是用拜的,朝山,真的朝进去。进去以后,一方面打斋,一方面就供养出家众,每一个人一份红包。他去了将近一个月,回来后我去找他。我说,你这次消了不少业障,增了不少福报,有没有什么心得?他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心得。我说什么心得?他说他在朝礼四大名山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寺庙,他拜的时候,那个时候下雪。雪下得很大,拜下去的时候头都碰到雪,但是他勉强把它拜完。一直拜,拜到山门的时候,他拜下去的时候满脸都是雪。突然间眼睛一张开来,看到前面山门写了四个字:莫向外求。他心里面突然间——啪!有所感应。你说莫向外求,我却从台湾坐飞机到大陆去参访善知识!其实就是古人说的:“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所以,他那一次大陆参访回来以后,我看他就很少在外面跑了。就是那一念心嘛!你去跑了半天,回过来,踏破草鞋无处觅,结果得来全不费功夫。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不能否定,人是要经过这个过程。但是你真的了解以后,“知真本有”,无量的功德,这个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的内心当中,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回光返照,看你愿不愿意直下承当而已。这个地方就讲到我们灭恶生善的一个思想:“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也等于是把前面的思想作一个总结。戊二、答阿难再执缘起分二:己一、疑问;己二、示答这一段是回答阿难尊者。他再一次生起执着,对因缘所生法的执着。之前佛陀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的,把因缘法给否定了;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又质疑:佛陀对因缘法又重新肯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但这个时候的肯定跟前面的因缘法不同。我先讲出一个消息,大家先了解一下。佛陀前面否定了因缘,这个地方又重新肯定因缘,理由何在呢?因为阿难尊者之前讲的因缘是心外求法,是站在外境的角度来谈因缘,所以佛陀诃责,说这不是真如本性的一部分。佛陀这个时候肯定因缘,是当你安住在心性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借假修真,称性起修,又必须要假借因缘来开显自性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对这个因缘是肯定的。这个诸位懂吗?你心外求法的时候,这个因缘是生灭法;你回归到真如本性的时候再来谈因缘,这个因缘已经变成不生灭法。所以阿难尊者再一次地疑惑,这个时候佛陀对因缘法是持肯定的态度了。我们看经文就容易明白。这地方有两段:第一段是疑问,第二示答。己一、疑问看阿难尊者的疑问。【图三】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听到佛陀对二乘人所开示的观念,所谓的知真本有,要他们直下承当以后,他就起来顶礼佛足,就站在佛陀的前面,跟佛陀白告说:世尊!您刚刚宣说杀盗淫三种恶业,如此三种业缘断故,三种生死的果报,所谓的众生、世界、业果就不再生起;众生心中的演若达多的这种狂性只要歇息了,即此歇妄之处,就是无上菩提之处,根本不从外得。这一段是阿难尊者把佛陀的话重新引述一遍。我们看下面的这一段。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那么这样子讲起来,这个因缘之教太重要了!因为你断除了杀盗淫妄的业缘,就没有众生、世界、业果的相续了;因为狂心歇息的因缘,无上菩提而显现。这样子讲,这个就是因缘的教法,这个教法是“皎然明白”,是非常清楚明白啊。那么为什么佛陀在前面的四科七大文当中诃责,说如来藏妙真如性是非因缘、非自然?这是什么道理呢?提出这个疑问。我们看下面的两段。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这以下就引自己的修学经验来阐述因缘的重要。他说:“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以我阿难来说,我过去也是依止佛陀说法的因缘而回光返照,才能够真正地了达我这一念心性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而得开悟,才有前面的发愿。世尊!这个因缘教法的重要性,其实不单只是我一个年少的有学声闻(“年少”,古德说是约着内心来说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学就叫年少,无学叫长老。不是约着年龄来说,约着内心的世界,内心的功德),不但是年少的有学认为因缘很重要,乃至于楞严会上这些所谓的长老比丘,大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须菩提尊者,对因缘法都是非常重视的。比方说舍利弗尊者,他过去也是跟外道的梵志修学。后来“闻佛因缘”——他就是遇到了马胜比丘,威仪具足,他说,你的师父是谁啊?比丘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你师父平常是说什么法呢?马胜比丘说,我师父常常说“诸法从缘生,亦复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尊者听了以后,心开意解而发心出家。在出家的过程当中,也是观察四谛理而证得我空的真理,而证得阿罗汉果。那么这些长老比丘之所以一一地证得阿罗汉果,也都是依止四圣谛的因缘法而成就的。这个地方举出了阿难尊者自己的修学过程,也举出了这些大阿罗汉的修学,都要依止因缘的。如今佛陀在四科七大当中,乃至于在前面的文却说,无上菩提不是从因缘而成,是众生本来具足!那么这样子讲,在王舍城当中的外道,比方说拘舍梨自然外道,他们所说的自然的法则就变成了诸法第一义谛了。这道理是什么道理呢?惟愿慈悲的佛陀再为我们作详细的开示,来解开我心中的迷闷。因缘跟自然,蕅益大师说这都是世间的戏论。那么这个自然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这个地方举的拘舍梨。说你从什么地方来?拘舍梨这种自然外道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五阴生命是从冥谛而来,这个冥谛创造了宇宙万物。但是不要紧,每一个众生经过八万大劫以后,自然又回归到冥谛当中。你不必去修证,只要等待就好。生命只要等待就好,把这个八万大劫生命过了,你又回到了冥谛去了。那么,这样子的自然法跟佛陀说的自然是不一样的。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后面佛陀会说明。当外道讲自然,当二乘人讲因缘的时候,他们的思考模式是对立的,问题在这个地方。它是因缘当中不允许有自然,自然中也不允许有因缘,因为他心外求法。一个人心外求法,就变成一种对立的思考。,!佛法是把一切法会归到心性。佛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就有点自然的意思了;说随缘不变,这也有自然的意思;不变随缘,这个随缘又有因缘的意思。但是当你会归心性的时候,自然中有因缘,因缘中有自然,这两个是同时存在,是不二的。这就对了。你把因缘跟自然拆开来,这个就是错了。佛陀所诃责的是那种对立性的因缘、对立性的自然。但是你把自然跟因缘合成一体,把它“不二”的时候,自然中同时具足因缘,因缘中又同时具足自然,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这个就对了。问题不在因缘跟自然,问题在于有没有对立,有没有心外求法。这个地方是阿难尊者提出的疑问:到底是因缘法比较殊胜,还是自然法比较殊胜?请佛陀回答。当然,佛陀是两个都破斥。己二、示答分二:庚一、破疑;庚二、诫劝庚一、破疑分二:辛一、即喻推破;辛二、合法结显示答当中先有两段:第一个“破疑”,第二个“诫劝”。首先去破除心中的疑惑,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即喻推破”,第二个“合法结显”。先讲出一个譬喻,再合法。辛一、即喻推破分二:壬一、立二执;壬二、破二执壬一、立二执先安立众生因缘跟自然两种执着。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这个地方佛陀把因缘跟自然的真实义先表现出来。佛陀说,因缘跟自然这两个法是没有错的,但是要怎么理解它呢?佛陀说,比方说,在室罗筏城当中,演若达多早上起的时候去照镜子,照镜子的时候产生一念的痴狂心而到处奔走,因为这个痴狂的因缘而产生了奔走。如果有人告诉他,你的头还在,你的头不是存在镜子当中,你的头还是在你的身体上面,他能够回光返照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正念真如,他对镜中头的影像的执着就能够灭除,这个时候他这种不痴狂的真如本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这个就是因缘跟自然的道理。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缘,这个道理才对呀。这个观念我们讲一下,什么叫作因缘中有自然、自然中有因缘。当我们在观察这一念心的时候,你要分两部分: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理具是指的我们这种随缘不变之体,这清净的本体是理具的。但是你要开显这个本体,必须要假借事造。这个事造就有点像因缘,理具要有事造才能够显现。比方说我们讲布施这个法门,如果你的理解是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了你,因为我送给了你,所以我有功德,这样子就是心外求法。这个因缘就被佛陀所诃责。因为这个因缘会产生一个对立的思考。如果你在布施的时候——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你,那我为什么有福报呢?因为我把东西送给你的时候,启发了我一念施舍的心,这一念施舍的心开显我自性本具的福报。我假借这个布施的因缘来开启我本具的功德,所谓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所以我应该感谢你成就我这个因缘。借事修心哪!我们《楞严经》的因缘,跟小乘的因缘是不太一样。诸位要知道,它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来谈因缘,这叫称性起修。你不能站在心外的角度谈因缘。心外角度谈因缘佛陀就开始破斥了,那是生灭法。在《宗镜录》讲一个公案,这个公案值得我们去思惟。说有一个行脚比丘,他走到一个佛塔的地方。他看到佛塔,非常尊重:因为有佛陀的出世,我才能够了解明白道理,开启我心中的智慧,我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他对佛陀很感恩啊,绕塔三圈以后,他觉得应该供养佛陀,就把自己最尊贵的草鞋拿起来,吊在佛塔的旁边供养佛陀,然后就走了。走了没多久,又来了一个行脚比丘,他也看到佛塔,也赞叹佛陀,绕塔三圈、赞叹佛陀以后,他要走之前,看一看,这个草鞋怎么挂在佛塔的前面呢?这个是很不礼貌的!就把草鞋拿下来,把它丢掉。他说,这样好多了。也走了。《宗镜录》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两个比丘功德是完全一样!这个怎么解释因缘呢?一个人把鞋子挂上去,一个人把鞋子拿走,他们两个做了相反的因缘,为什么功德一样呢?因为功德约内心安立的,不是约外境的。他们两个都是出自一念供养佛陀的心,这叫因缘,不在于他的动作。他把鞋子挂上去,是出自于一念的供养之心;他把鞋子拿下来,也是出自一念供养之心。所以功德完全一样。这个就是本经所谓的因缘。你要约着内心的角度来探讨因缘,从一个理具事造,所谓的“修德有功,性德方显”的角度来谈因缘。佛陀把这个因缘的观念先按定:因为狂性歇灭的因缘而使令真如本性显现,所以因缘跟自然是不二的。从这样的角度来安立因缘,这个叫“理穷于是”,这样才是真正的道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壬二、破二执分二:癸一、正破二执;癸二、悟本俱非这以下破除对立的因缘跟自然。我们看壬二,破二执,破除过去凡夫跟外道所执着的因缘跟自然。破二执当中有两段:第一个,正破二执;第二个,悟本俱非。癸一、正破二执分二:子一、约头破;子二、约狂破先正破二执,破二执中,第一个约头破,第二个约狂破。这个“头”指的是我们众生本具的性德,“狂”是约着妄想。一个约着真如,一个约着妄想。子一、约头破【图四】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佛陀首先破除外道的这种绝对的自然论。佛陀说,阿难!比方以演若达多这个人来说,“头本自然”,如果他的头是绝对属于自然而有(是自然而有,相当于说,我们众生的心性是本来就具足的),这个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谈,就是自然当中不能谈因缘。好,那么既然是这样,“本自其然,无然非自。”既然头是绝对自然而有的,不容许有因缘的理论在里面,那就表示说你无论何时何处都是自然有才对呀。既然它绝对自然,那只要有一个时、一个处而不属于自然,那就表示不是绝对自然。既然是自然而有,它必须要随时随处都要自然有,只要有一个时间不是自然有,就不是自然。既然它随时随处都自然有,那么“何因缘故,怖头狂走”?既然他的头是真实的、绝对性的自然而有,那又是什么原因使令他认为他头不在而产生恐怖,而到处地奔走呢?为什么圣人照镜子的时候不会奔走,为什么我们凡夫照镜子的时候会奔走呢?如果绝对的自然,那他为什么会迷惑呢?他就不应该有迷惑了嘛。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绝对自然,那我们不应该迷真起妄了嘛。自然不能离开因缘,所以绝对的自然的思想是错的。绝对因缘也是错,看破绝对因缘。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说是“若自然头,因缘故狂”,假设头是自然而有,他只是一时照镜子的因缘而生痴狂,那“何不自然,因缘故失”?那又为什么自然之头不会因为照镜子的因缘而失掉呢?他的头为什么没有真正地失掉呢?如果是绝对的因缘,那么就是缘生缘灭的东西啰,绝对的因缘他的头应该完全失掉。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绝对的因缘,那我们佛性应该要失掉了,我们永远找不回来,应该被无明妄想全部破坏掉。“何不自然,因缘故失?”“本头不失,狂怖妄出。”其实他的头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失掉,他只就是一念的痴狂之心,而不敢直下承当而已。所以说“曾无变易”,我们的头部其实没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不管我们随顺妄想的因缘到了三恶道去,到了各式各样的地方,其实我们的真如本性没有失掉。所以说“何藉因缘”,你不能说是绝对的因缘,不可以。所以,我们了解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它不是绝对性的自然,它也不是绝对性的因缘,这一点要注意。这个是这样:从修行的角度,你要先站在不变的、自然的角度来谈因缘,就是称性起修。我们先相信自己有佛性,刚开始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讲自然跟因缘是不二,对不对?但是你修行的角度,先肯定自然,我们的本性没有失掉,然后从这个地方再假借因缘来开显。先求不变,再求随缘,从不变的角度来谈随缘,是这个观念。子二、约狂破前面是从觉悟的角度来探讨所谓的因缘跟自然,这以下是从迷惑的角度。“狂”就是痴狂之性,这是比喻我们众生一念的无明妄想。我们看经文。【图五】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先破绝对的自然。说“本狂自然”,从一个无明痴狂的体性来说,如果它是绝对自然而有,说妄想痴狂是绝对自然而有,“本狂自然”,那么“本有狂怖”,那就表示说,我们本来就具足痴狂之性。那这样讲,痴狂之性既然本来具足,那应该时时刻刻都出现才对呀。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成佛,既然狂性是自然,它应该经常表现出来才对呀,因为它自然而有嘛。“未狂之际,狂何所潜?”假设他已经回光返照了,消灭了狂妄之心,那么他原来那个狂妄之性又潜伏在哪里呢?说一个人成佛以后,他把无明妄想破坏了,那么他无明妄想又跑哪里去呢?既然是自然,自然就不应该消失掉啊。所以,无明妄想也不是自然而有,不能讲自然。再破因缘,破绝对的因缘。“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既然在没有痴狂之前找不到痴狂之性的存在,那就表示它不是自然而有,所以“头本无妄,何为狂走”?既然头本来就没有痴狂,又是什么因缘而狂走呢?使令他生起痴狂的真的因缘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又找不到原因。我们说无明妄想是因缘生,但是什么因缘而生呢?请你道一句。你又找不出它的最初的因缘,又觅之了不可得。所以无明妄想也不是因缘。,!妄想为什么非自然?它这里说,因为真不起妄。真实的心不能生起妄想,所以它不是自然。那么妄想为什么非因缘呢?因为妄本无因。因为它没有生起的原因,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是因缘。所以佛法对于对立性的、决定性的自然跟因缘是破坏的,但是对于回归一念心性,谈到不二,“理具不碍事造事造不碍理具”,这个因缘自然佛陀是肯定的。我们看总结的地方就容易清楚。癸二、悟本俱非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我们知道头部是本来具足的,它本来没有失掉。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当我们知道,能够真实地觉悟,头自始至终都没有失掉,所谓的“知真本有”。我们的真如本性,不管是怎样地打妄想,心性是永远没有失掉的。第二个,识知狂走,我们又能够了解到一念的痴狂之心而产生了狂走,而这个痴狂之心是虚妄不实的,“达妄本空”。所以,你能够达妄本空,又能够知真本有,你就知道心外求法的因缘、心外求法的自然通通是戏论,但是心内的因缘跟心内的自然是真实的道理。这个地方等于是总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道理。这个知真本有就有点自然的味道。因为真实本性是自然而有,所以你怎么弄它都不会失掉,你造什么杀盗淫妄,你还是可以成佛。达妄本空就是有点因缘了,它缘生缘灭,没有实体。所以你要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心性。从一念心性出发,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你说因缘说自然通通对;你要心外求法,说因缘说自然通通不对。它的关键点在于你是向外攀缘还是回光返照,关键在这个地方。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其实它整个开悟的过程在前面三卷半。很多重要观念诸位都要好好体会,因为这个对你未来的修行乃至于在临命终的时候非常重要。你遇到临命终的时候,你所有的境界都现前,你怎么观照,就影响到你是不是生起正念。我讲实在话,你跟妄想抗拒你不是它的对手。蕅益大师讲,你跟它对立啊,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你要有善巧方法。你说你无始劫来熏习很多的烦恼、很多的妄想,临命终的时候你能够不随它转,那你一定要有观照力了。你说你用佛号去压它,我保证你不是它的对手。只有事修,你很难达到临终正念,因为它势力太强。它无始劫熏习而成,你念佛只有今生栽培,所以你如果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很吃亏的。你面对无明妄想你很吃亏的,你不是它的对手的。但是你有理观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身为一个没有根源的妄想,你要掌握它的原则,你很快把它照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习观照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我的师姐倾国倾城  怎么办,仙帝都以为我和他是同境  穿越明末当太子  夺我全家气运?天道闺女不干了!  野浪小兰花,冷情王爷他先动心了  人妖魔同体,偏偏我要去修仙  重生成鲤:妖族女帝要带我飞  大佬归来,假千金她不装了  职业舔狗不干了!大佬们哭着挽留  从蛇开始进化  让你制作西幻,你掏葬送的芙莉莲  都市:修仙五年,下山就无敌  仙王降世之都市传奇  鹰酱快别忽悠了,兔子他是真造啊  宗门签到千年,我举世无敌  界影狩密录  心甘情愿做个替身  回到古代当逆子  吞噬圣尊  逍遥小刁民  

热门小说推荐
一吻定情:冷少的傲娇妻

一吻定情:冷少的傲娇妻

关于一吻定情冷少的傲娇妻柳家大小姐柳倾颜,商业奇才,却因一次意外与李家二少爷李逸尘结下梁子。李逸尘,看似逗比,实则腹黑,对柳倾颜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然而,在相处过程中,两人逐渐发现彼此的真心,最终携手战胜困难,收获幸福。...

战狱:我国主的身份让世界颤抖

战狱:我国主的身份让世界颤抖

关于战狱我国主的身份让世界颤抖他生于京城聂氏豪门,但却被视为孽种,为了生存,他含恨流落至硝烟战火的南荒!十年后,他战功赫赫,成为万军统帅,权势滔天,他带着恩仇热血而归!复仇的路上,没有一个敌人是无辜的!强龙回归,谁与争锋!爷爷,你傲骨满满,不可一世,但我早晚让你低下那高贵的头颅,对我母亲下跪道歉!...

路人,但是全员白月光

路人,但是全员白月光

本文又名金妙因为创业失败,穿越到了看过的一本团宠文里,成为了男主家…分家的二姐?一个纯纯路人甲的角色。分家异常混乱,亲妈早逝,亲爹玩消失,家里大大小小七个弟弟妹妹,唯一的亲哥还双腿残疾。金妙OK,这个家只能靠我了。本想一路当路人逆袭创业重操旧业,远离剧情,却没想一个接一个多出了十五个未婚夫,送钱又送人地阻止她创业...

封神:七彩锦鲤,微末崛起

封神:七彩锦鲤,微末崛起

关于封神七彩锦鲤,微末崛起夏渊穿越洪荒,成了一只七彩锦鲤。实力弱小的他艰难求生,直至觉醒吞噬系统。通天好徒儿,多吃点...

平凡女孩霸总爱

平凡女孩霸总爱

关于平凡女孩霸总爱小型广告公司的设计助理,梦想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李悠然遇上公司新上任的创意总监,神秘富豪在青梅竹马间应该如何选择呢?...

小可怜无家可归,霍总抱回家宠

小可怜无家可归,霍总抱回家宠

关于小可怜无家可归,霍总抱回家宠江城第一豪门少爷霍倾州身高权重,手腕常年戴着一串佛珠,做事雷厉风行,唯独感情上空白一片,被外界传闻不近女色,性取向有问题。霍家长辈为此急得团团转,甚至去庙里为他疯狂求姻缘。这一求,竟真的求来了霍家的少夫人!这位霍少夫人从小无人疼爱,却被霍家宠上了天。外人纷纷揣测两人只不过是奉子成婚,等霍家继承人生下来后,迟早要将她一脚踢飞,她就是一个工具人。周柠心生委屈,表示冤枉,分明是霍倾州死皮赖脸地缠着她要去领证结婚。就在大家等着看笑话时,霍倾州当着大家的面,将腕上的佛珠拿下来,放在周柠手上给她把玩,轻声哄着她。宝贝乖,这样心里有没有好受一些?众人惊呆,常年高深莫测的禁欲佛子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跌下神坛!佛珠摘下来的那一刻,豪门佛子也有了软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