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3章(第1页)

程亦风被谪贬,在元酆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这标志着进行了一年零一个月的“丁酉变法”的结束——真的,一日不多,一日不少,从元酆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竣熙主持两殿辩论,并颁发变法诏书算起,正是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

童仆忙碌地收拾东西。这少年人识字不多,也没有功夫将信件、札记、书籍分门别类,只是统统放进一只大箱子里去。程亦风想提醒他,那其中有的是各地的民情,有的是新法实施的报告,还有的是准备进一步推行的法令,一旦搞混了,要花好大的功夫整理。可是才张嘴,又想:整理了又有什么用呢?这是彻底结束了。无论当初怀着多么大的希望,无论这一年来有着怎样的热情,又克服了什么困难,现在都该清醒过来了——结束了。

后悔吗?失望吗?他问自己,于是思绪就回到了元酆二十三年的秋天。

八月十八日那天清早,公孙天成南下西瑤。程亦风送走了他,即进宫去——八月十六、八月十七,八月十八——这是两殿辩论的第三日了。其实为官以来,难得有朝会上的争论让他如此全心投入的——以往朝堂上,要不是拉帮结派互相倾轧,要不就是明哲保身推卸责任,说起话来,或者含沙射影,或者空洞无物,叫人既恼火又想打瞌睡。而这次关于新法的辩论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主张激进改革的,还是主张严守祖制的,或者走折中路线的,其所问之问题,大多言之有物,其所提之答案,也多对事不对人,质问与反驳皆有理有力有节。三天下来,虽依然有议题悬而未决,却也有许多问题有了清楚的答案。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两殿大学士和半数以上的六部官员认为变法可行。于是,八月十八日上午议事结束之后,竣熙让程亦风和臧天任两人归纳总结了三天来的讨论记录,写成《论当世急务》一文,竣熙亲自批阅,以朱批为“词头”交翰林院起草变法诏书,当日在午门宣读,次日传邮天下。

诏书里说得明白,为了避免重犯景隆改制的错误,新法将逐条实行,而且实行之前必然要在一方试行半年。第一条新法——向寺庙和道观征税——就在凉城附近试点。本来这些出家人们并不乐意,有哭穷的,有咒骂税吏的,还有关起大门不许人朝拜并扬言要搬去别省的。但是竣熙请求皇后,让皇家寺庙长乐寺带头纳税,之后元酆帝的“飘然真君”孙静显也率领飘然宫中的全体道士纳税——虽然这两处交出来的税可能是宫中的内帑,但是连皇家僧侣道人尚不可例外,足见此番变法之决心。京畿一代的出家人终于不再对抗下去,到九月中,一共收到稅银三万余两。可算是变法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新法都是一边讨论,一边制订,一边实施,又一边改进的。在这过程中,程亦风和风雷社的士子们也都熟悉了起来——那高齐俨然是领头的,此人喜爱经济之术,并且思维敏捷,是个难得的辩才。文渊因为家里世代从商的缘故,头脑精明,算起帐来连算盘也不用打,尤其因为出身商家,跟只通儒术的士子又有不同,常有些新奇建议,让人耳目一新。此外有个叫柳恒的酷爱历史,对于历朝历代的大小事件了如指掌,另有一个叫宇文雍的,熟知律法,认为楚律的规定太过宽泛,许多摸棱两可之事最后就由理事官员自行决断,有时难免失之公允,他有雄心要制订一套详尽的律例……总之各位士子皆有所长,程亦风想,这些人入朝为官,逐渐成熟,走到有影响力的位置上,应当对新政的推行是不小的帮助吧!

因为存着这样的考虑,而九月也是这一年的秋闱,他便“命令”众士子放下手中所有的公务,专心备考。

本来楚国的规矩秋闱乡试,春闱会试,不过那一年会试加开了恩科,为的是让春季从馘国逃难而来的读书人也有应考的机会。风雷社的诸士子之所以来到凉城,也是为了参加这一次的大比。他们理解程亦风的苦心,不愿让他失望,个个都刻苦努力。直到入场的前一天,才终于决定放松一下。

正逢九月十九观音出家节,善男信女各自组成了队伍,表演观音事迹传说,在闹市竞赛,好不精彩。高齐等人挑了一间雅致的茶楼,居高临下且看且议论,却是三句不离本行的,不知不觉就为了新法的细节争论了起来,正没可开交,忽然看到雅座的竹帘后依稀是程亦风的身影,就惊喜地大声招呼:“程大人!”

听到这声唤,那边竹帘儿挑起,果然是程亦风,只不过他对面还坐了个女子,风雷社的诸人登时感到自己造次了,未料这女子落落大方站起身:“看来程大人今天遇到的朋友还真多,我还是不耽误大人了。”即万福告辞。

“符小姐慢走……”程亦风赶忙作揖为礼——不消说,这女子就是符雅了,风雷社的诸人因为不认识她,所以诸多猜测又诸多担忧,到她施施然从他们面前经过又下了楼去,众人还是不晓得是不是撞到了“不该撞到的事”,连连查看程亦风的脸色,结果,连程亦风这个因为跟符雅相交已久,几乎忘了彼此之间还有男女分别的人都不自在起来,生怕众士子偶所误会,坏了符雅的清誉——于是,符雅这个最该担心自己名节受损的人坦坦荡荡地走出茶楼,留下一屋子的道学先生心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大家默然达成共识——“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程亦风请众士子一起到雅座里喝茶,问他们次日的考试准备得如何,众士子少不了一一答了,又讲到了方才的争执。高齐道:“程大人,我们看到观音出家节如此热闹,想那寺庙的香火必然旺盛。出家人闲来没事种的田,所出粮食必然多于所需——这些加上香火供奉,寺庙之富有,恐怕非同寻常。已发出的新法中,只征什一税,这恐怕太少,还不如征两成或三成。”

最会算账且一贯支持“开源节流”的文渊却是带头反对高齐意见的人:“出家之人虽然有功德田,又有香火钱,看来收入甚多而支出甚少,但出家人常常扶助贫弱,比如凉城近郊的隆昌寺就有‘悲田养病坊’,专供赤贫者养病之用。寺中僧人粝食充腹,粗衣御寒,余有寸帛,未尝不济施诸贫病。”

熟读历史的柳恒跟着道:“秦州宝华寺在景隆十一年水灾瘟疫之时,见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便出银赎出孩童,归其父母。寺庙道观之义举,多不胜数。若加以重赋,将来要他们如何再扶危解困?而且,其为方外之人,本可不理世俗之事,今于我俗人有恩,我等怎可恩将仇报?”

高齐道:“赈济贫弱,自有朝廷为之,医病养病,难道没有惠民药局么?寺庙道观有了银钱,一些或许是用于慈善,另一些还不知都拿来做什么了呢!”

“朝廷赈济,岂能面面俱到?”宇文雍也开口,“寺庙道观有为非作歹,就好比贫民百姓中也有小偷小摸者,难道因此就要将百姓全都抓进监牢,寺庙的财产全数没收吗?”

他们讨论得激烈,程亦风心中欣慰:有了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社稷才真的有了希望!

“程大人,你的意见呢?”高齐问。

“这可不是我的所长。”程亦风道,“我看得集思广益,等大比结束之后,好好研究一番再做定夺。”

“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重蹈覆辙嘛,”高齐道,“大人已经提醒过许多次啦。就迟三天再议也无所谓——不过,不晓得秋闱有考什么八股题目,万一挑出来的都是一群只会‘圣人言’的书呆子,他们做了官,岂是百姓之福?”

柳恒笑了笑:“民间不是早就有打油诗在唱了么——‘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中间的几句虽记不得了,但也都是讽刺书呆子的——‘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可真是把科考丑态写活了!”

“现在还越考越离谱!”文渊道,“程大人当年应试,考题还都是完完整整的《孟子》《大学》里的句子。如今说是为怕和往年重复,已经变成东一句,西一句,越短、越怪,就越显得出题的人有水平呢!前年的题目叫《子曰》呢,真荒唐!”

“你别说,《子曰》是名篇。”柳恒笑道,“我看有人破题——‘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后句破‘曰’,简直绝了。”

“这有什么绝的?”文渊道,“我见有人破《三十而立》,说‘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坐也’,前句破‘三十’,后句破‘而立’,不是也‘才华横溢’么?”

他这样轻描淡写地丢出一句调侃来,众人不由得全哈哈大笑,文渊一口茶都呛住,直咳嗽。程亦风也自然忍俊不禁,只是心里也感到悲哀:“求才计”成了“欺人技”,看来科考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了。

越是需要大动干戈,就越是需要这些热血青年的支持。“诸位学弟不要光顾着讽刺八股。”他提醒道,“无论如何,今后三天的考试,诸位还在其‘淫威’之下。若要继续新政,当然还是考中进士为妙。”

众士子当然理会得这道理。“《四书》《五经》什么的,我等都烂熟于胸了。”文渊道,“只要不出刁钻的题目,自然是十拿九稳。就是不知道……”

“不知道出题的大人心里怎么想,是不是?”帘子外忽然有人接了话茬。

雅座里的众人都是一愣,才回身去看,外面发话的人已经走了进来,乃是一个三十来岁相貌平常的男子,背后背了一把胡琴,仿佛一个卖唱的。向众人抱了个团揖,即道:“如果在下知道考官的心思,并且有秋闱的考题,诸位不知道愿不愿意花些银两?”

“你有试题?”程亦风惊讶——秋闱是竣熙让礼部尚书赵兴命的题,除了赵兴和那些现在正在印刷考题的工人,没有别人知道。赵兴虽古板,却是个清官。印刷的工人又都在禁军看守之下。考题怎么可能泄露出来呢?

那男子看来并不知道自己在向一位朝廷命官兜售考题,笑了笑,道:“上天有上天的法子,下地有下地的门路。蚯蚓不明白鸟为什么能飞,鸟也猜不透蚯蚓如何打洞——诸位不必关心着考题我怎么得来——你们要是信,又愿意花银子,那么这考题就是你的,今晚好好准备,明天入了考场必然高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单凭你的嘴说,我们如何信你?”宇文雍既酷爱律法,自然会找出对手言语上的漏洞,“蚯蚓固不知鸟是怎么飞的,但是亲眼看见鸟在天空翱翔,自然就相信鸟能飞。我们又没看见你偷试题,怎么能相信你有偷试题的本领?又怎么能相信这试题是真的呢?”

那男子瞄了宇文雍一眼,嘿嘿笑道:“这位老爷说得真刁钻——今天是观音出家节,人拜观音,你也拜观音,莫非你们都见过观音么?”

“我没有见过观音,不过听说过观音显灵。”宇文雍道,“若是观音从来不曾显灵,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拜她。”

那男子又是一笑:“这话就不对了。都说‘心诚则灵’,如果不先虔诚信奉观音,观音又怎么会显灵答应你的愿望呢?”

宇文雍一怔,未料一个江湖骗子竟然巧妙地驳倒了自己。

“三场考试三道题。”这男子道,“每道只卖二十两,这叫薄利多销。你们既然心存怀疑,我就再让一步,第一题免费,且立下单据,倘若进了考场考的不是我卖的题,你们拿着单据回来找我拿银子,怎样?”

“嘻!”文渊嗤笑,“如果真的有明日的考题,应该是我们竞相出价,求着你告诉我们。如今你却一再压价求着咱们买,那还不是假的么?不要在这里白费口舌了,趁着我们还没有报官,你快走吧!”

穿成大族男寡  [足球]隔壁家的足球巨星  公子风华落  凡人统领仙界  名扬千古(快穿)  极品盗神  玄天笔录  在惊悚游戏里乘风破浪[无限]  团宠啾啾拿了万人迷剧本  我种的花都变成人了  虐文女主选择沙雕  小医仙创世纪  退役Alpha登上解谜恋综后  拥有纳萨力克守护者后成为最强  普通玩家× 第四天灾√  被最强男友背刺了  病弱小作精对反派始乱终弃后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从鹰人进化为天使后,我荡平诸神  我对你一见钟情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之我是移动弹幕板

穿书之我是移动弹幕板

本书简介林甜甜是被亲妈带着一起嫁进豪门的个拖油瓶。然而她妄图和顾家子女一起争夺家产,最后被顾家大哥发配到岛上种香蕉。    看完全文的林甜不由感慨,这就是典型的一把好牌打的稀烂,不想一觉醒来,她成了这个拖油瓶。穿书之我是移动弹幕板穿书之我是移动弹幕板芷柚魔蝎小说...

惊!瓜六竟然在如懿传杀爆了!

惊!瓜六竟然在如懿传杀爆了!

没有特别尊重历史,请大家轻点喷!颠颠瓜六在地府看到如懿传,觉得证明自己的机会到了,靠帮阎王完成KPI换来了重生到如懿传的机遇。瓜6重生,王者局小菜鸡靠着地府NPC们的弹幕杀爆青铜局!只是,为啥重生了还能看到地府那些NPC说的话呢?哦哦哦,这个叫做弹幕啊!选秀当日弘历要把如意给青樱。瓜六当即跪倒在地奴才要告发乌...

快穿:可是我只想做个小透明呀

快穿:可是我只想做个小透明呀

关于快穿可是我只想做个小透明呀你只是一个路人甲,无足轻重,无关紧要。你卑微懦弱没骨气,出现的契机只为给主角之间的爱情创造良机,衬托主角的美好品质,占据世界横幅中不足一格的短暂存在。身为重度社交恐惧症的颂寻抿唇,害羞笑了。没有比这再合适的任务了,小透明兢兢业业走剧情,争取赚到足够的任务积分,为未来愉悦的独自养老生活奠定优渥的物质条件。不过似乎出现了些小问题。恣意张扬的京圈太子眼底泛红,紧紧将曾经不屑一顾的小舔狗拥入怀中,奉为珍宝。榜一大佬驱车两千公里,心急如焚,只为和骗财小主播当场面基。流落在外的富家少爷,心甘情愿将兜里最后十块钱给惯犯扒手买盒饭。颂寻小手一摆我我什么也没做呀。...

跟着废柴师父修道

跟着废柴师父修道

关于跟着废柴师父修道修道很难,能修成更难,但如果运气好,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青莲道观修道的李一飞频频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奇遇,不仅在做法事的时候救活了自己14岁的小媳妇,还偶遇老道士,获其传授了梦里元神,现实中任何想要而又得不到的东西,梦里都会有,救命仙药梦里都能实现,少年小道士李一飞惊遇噬梦之龙,差点魂飞魄散,故事比较慢热,虽然很考验读者的耐心,但精彩会一一慢慢呈现。...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

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

赵锦儿是十里闻名的扫把星,被卖给一个快要病死的痨病鬼冲喜,抱着公鸡拜的堂。大家都以为这两口子到一起要完,不想过门后老秦家却好运连连,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进山挖野菜捡到狐狸路边买头老羊,老羊肚里带着四只羊崽就连被采花贼掳走都能带辆驴车逃回家而眉目俊朗的痨病相公也恢复健康,成了摄政王?邻国公主要来和亲,相公大手一挥,家有娇妻,这辈子不娶妾!...

七零海岛卷王亲妈

七零海岛卷王亲妈

外表冰山内里纯情黏人大奶狗军官x外表甜美动人内里泼辣的小辣椒江乔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成了对照组。女主角是她的邻居李甜甜,李甜甜相亲嫁给了离婚带两娃的周团长。她运气好,丈夫疼,儿女宠,婆婆亲,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继子继女待她跟亲妈也没差。相比之下,随军到同一个海岛的江乔,对亲生的三个孩子掏心掏肺,三个孩子却是处处顶撞她。大儿子白胖高壮,嚣张跋扈,打遍院子无敌手。二儿子瘦弱矮小,跟个鹌鹑似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还患上了结巴,一句话都磕磕巴巴说不完整。小女儿小小年纪臭美得不行,家里一攒点布就全扯了给她做裙子。所有人都在等着,等着江乔生的三个孩子,长大变成地痞无赖流氓。江乔?魔蝎小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