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由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所思(第1页)

长时期以来,“成分”的阴影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封建时代,有士大夫、庶人、农工商、地主、佃户、贱民种种“阶层”,或者叫“阶级”。对待各个阶层,使用法律不一,政治待遇不一,经济分配制度也不一,这就造成了阶级仇恨。新中国建立以后,政治、经济、综合国力都有飞跃式的大进步,大改观,唯独“成分”这意识存在依然。“地、富、反、坏、右、封、资、修”成了新时代的新贱民阶层,与旧时代一般无二的新的社会问题不单“存在”,且势头不减,愈演愈烈,生命力鲜活。从深层次原因上说,窃以为是“文革”的重要成因之一。从根本上认识、解决它的政治家就是***。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始,一步一步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卫生起来、健康起来。

“成分”这种社会政治理念,反射在文学领域,构成了文学创作的一边倒和文学评论的单一倾向。一部作品出来,首先拷问它是“香花不是毒草”。肯定了它“没有问题”,然后再说别的。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是服务对象的单纯性,为下里巴人而创作,“阳春白雪”便受扼制。很简单,倘若你只爱春天,那么你这个花园里便没有荷花、菊花与梅花。本来文学应该表述的观念形态,真善美,爱与死,夺人魂魄,陶人性情,增人学养,冶人操守,这种种功能未样样都与“无产阶级”、“贫下中农”这些阶级成分挂钩。即使是无产阶级,也有一个学习的任务,有提升素养、接受人类美好灵思的必要。事情一旦走向绝对化,必定的后果是“过犹不及”。

老实说,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苦菜花》《迎春花》《小二黑结婚》《三里湾》及《苦斗》,这些创作都是十分精良的;柳青、赵树理、欧阳山、曲波这一大批作家,都是十分了得的。但由于这种创作理论的局限,在文化枯竭、无别的书可读的情形下,读者选择了它们。也有耀目的辉光,也有大批量的呼拥读者。但是,这只是一时之作,难以永恒,原因也很简单,它本来就是为这“一时”服务的作品。

今天翻翻《艳阳天》、《金光大道》,浩然的艺术才华仍在熠熠闪烁,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有的学者反感样板戏,其实样板戏也自有它们怡人的风采,这些学者一听就掩耳,那心里暗示的是腻味头痛反感“文革”这场伤情事。姚雪垠的《李自成》怎样?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受“阶级说”的影响相对较少,《李自成》的前两卷我看仍是旷世绝唱,但后来几成“阶级歌颂”,“高、大、全”地表述这个农民领袖,创作的思路就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为什么没有写出惊天动地的作品?一则是“应人”之作,服务的对象狭小,心胸目光都不能开阔;二则是“应时”之作,“时过”自然“境迁”。从这个角度看,真个是“求仁得仁又何怨”!

同文学艺术与生俱来的文艺评论怎样?著名文艺评论家孙荪曾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作家好比是木头,评论家则是木耳。”我以为孙荪的这一断语说得太理想化,太善良了。若说“评论家应该是木耳”,似乎更贴切一些。因为事实上,木头不仅生木耳,还会生蘑菇,生野草,生苔藓……向木头上钉钉子,用斧子劈它成柴,锯成锯末……可以说都叫“评论”。

生木耳,是于人有益,可以做美味进食,营养作用颇多,但用刀、斧、锯这类利器去评论,得到的是什么?木头畏惧斧加之,就会一律按照预先允许的“规范”去生长,这样去要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花儿长出去前先就要想:我不依“政治标准”长出去是什么花?恐怕狗尾巴草也不是!谁愿意辛辛苦苦爬格子滋长出“毒草”呢?

文学艺术,它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歌颂”和“暴露”,它还有“告诉”“讽刺”“调侃”“和息”“要求”“给予”……诸多中性的心理作用。用了“阶级标准”这把唯一的尺子,不是这,便是那;不是拥护,肯定就是反对。表述了改革家,工人农民“火热”的生活,农民起义,那就是“主旋律”,否则,你的嗓门天赋高了,不单当你是帕瓦洛蒂,还会听你是“噪音”,掩耳而走,甚或“吾虽不及师旷之听,闻弦歌而知雅意”——当你别有用心也可未知。

用“政治标准”衡量蔡先生的这部书怎样?它既不是“纯文学”,也不是“雅文学”;它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造历史,它有歌颂,也有暴露,更多的却是“告诉”、“讽劝”,浩如烟海的历史表述中颇不乏人文思想社会流俗的探讨与调侃。它绝对不可能被我们高层象牙塔尖端的评论居要津者列进“先进文化”的书目里头。

它进行的是人文之美的播种,是中国独有,别国绝无的美好道德的传述和表述。这样老成实在的著作家可能早已在中国“绝版”了。我的估计,历史在一个短的时期不太可能再赐我们一位蔡先生。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年历史传承记载不断的国家,这可能与我们“敬惜字纸”的民族习惯有关,除了历史,还有野史、私史、笔记、日记……配合了这一系列的体系佐证和辅助或匡正纠谬的数据、有小说、诗词、说部、传本……小到民间流传的演义故事、书摊、小曲、民歌、鼓儿哼……种种文学与艺术的烘托,众星捧月地簇拥出“二十四史”来(清史尚是“稿”,未能定正)。倘没有绝大学识,绝大胸襟器量,绝好智商与精力,要做蔡先生做的这番事业,确实有点像要求初中生演算哥德巴赫猜想般困难,或者是“骑单车上月球”那样的妄想。

用阶级成分论是无法评论这本书的。你说他有某种超阶级的倾向,那倒是实话。蔡先生是个好老师,他把一个统绪一个统绪的兴亡过程,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历史表现都告诉你,顶多偶尔地、很温善地流露一下自己的思绪——余下更多的,是给学生以思考判断的空间。

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看?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送他到易水河畔,那种肃杀,秋高凛冽,壮士义行必死的悲壮?慷慨赴义的情致,是极致的文学描摹。《廉颇蔺相如传》是《史记》正述。“相如因持璧(和氏璧),却立,依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后来见不少辞书注释里说“怒发冲冠”一词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这都是不读史书的过。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同样可以看作是历史真实的文学诠释。《红楼梦》就是这样,它不以一朝一代一兴一为局限,表现的是中国封建历史整体形态,代代都这样,这是事实!

然而,好的历史书,好的小说,偏偏都不以“阶级斗争为纲”。贾宝玉是哪个阶级的?曹雪芹歌颂了,赚了三百余年数人的眼泪。就因为它真实,或者说“实事求是”。

这是蔡先生的追求,他不说假话,也不说曲阿的话。他所演义出来的故事,都在史据中斑斑有考。“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为纬,不尚虚诬。徐懋功未做军师,李药师(靖),何来仙术?罗艺叛死,乌有子孙?叔宝(秦琼)扬名,未及子女。唐玄奘取经西竺,宁惹妖魔……则天淫秽,不闻私产生男;玉环伏诛,怎得昄真圆藕?种种谬妄所亵之谈,官场辞而避之。”只有这样严肃谨慎的人,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我在一次与朋友调侃玩笑说:“倘若现在突然发生变故,中国没有电了,死的年轻人比老年人还要多。”这是特指我们中国而言。中老年人,点过油灯看书,穿过草鞋走路,井水可汲而饮,草根可采充饥。如今的年轻人从酒吧到舞厅,无电脑不能思维,非电饭锅无所造饭,不读书也不看报,心中空如昏天之月,除了钱没有别样的追求,他们不死谁死?这是一点具体表述的思维,如果抽象起来讲,中老年人的头顶,始终有历史这盏灯在照,他们的耐受力强些,恐怕是事实。真的会“没电”吗?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呢?一个“非典”可以把满街的人赶回家去,一场更大的意外,比如“战争”呢?

然而我们似乎并不珍惜这些仅存的文史学。还在用“阶级论”这把尺子在量,用斧子去砍他们。

记得在“文革”期间,那些红卫兵曾经有过一个设想,用农民起义的斗争史取代帝王将相的封建史。想是想,真的做起来,他们还是傻了眼。整个的二十四史中,农民起义只能看作是历史的一种“现象”。这个朝代有,那个朝代也有,支离破碎各自在那里,根本行不成历史的连贯和接续。我猜“儒法斗争”的那段历史观表述,也是一种很无奈,很勉强地在生拉硬扯表现“阶级斗争”史观的做法罢了。蔡先生的这部堪称“通史演义”的书当然是以帝王将相为主的,受到冷落也在这般情理之中。

中国的文化中糟粕很多,其中有些东西很要命,这是不争的事实。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证明了这种文化中含有的“落后量”和“落后质”。但是不是落后了便应轻视、蔑视呢?这需要政治家和社会学家认真思考一下。一只乾隆笔筒,放在现在的书架上,和《大不列颠词典》一处,是增色还是减色?一架春秋“水洗”,已不再用来洗手,是保存研究,还是捧出去卖了铜器?就算碰碎了,比如钧瓷,已经极难见到完整的器皿,但在钧瓷址未发现之前,碎片与黄金等价。

我以为,判断任何一部书的社会价值,只有两个量化了的标准,一是它拥有不拥有读者,一是它拥有不拥有时间。二者倘居其一,即是具备“素质”的作品。什么是“素质”?它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落后的,但它即使是落后的,也是有价值的;倘二者皆具备——即使它是“反动的”,也是永恒的,无法消灭的。谓予不信,可以看看《儿女英雄传》、《蜃楼志》一类作品。可以肯定地说,这两部作品的主旨是陈腐的、落后的,但是,无论什么样世界观的评论家,你可以说三道四,可以恨之入骨,你就是消灭不掉它!因为它的内在有着永恒的美,无阶级、无意识的“芳情只自遣”,践踏成泥“依然香如故”。

啊,我们在审美时,总是在辨认哪是香花,哪是毒草。我们总是戴着显微镜、放大镜和化学试剂在观赏自然,这样做不累吗?安徒生童话里讲了一个故事:一座烧焦了的房子,旁边盛开着一丛绚丽的玫瑰。画家走过来,他感动了,便在旁边写生创作。倘这样问,这画家他是在为贫下中农在作画,抑或为地主阶级?问话的人是否有毛病?我们警惕得是否过分了?看见一部作品,倘是写“要人”的,立刻联想到它是否“利用小说”来反党?写知识分子遭遇的,是不是“在讽刺”党的政策?写“三家村”的就是在组织什么小集团,写海瑞的那是为某某翻案。《水浒》是写“投降”,《三国》呢?是“英雄创造历史”……过敏得像得了神经病,脆弱得像系一根黄瓜或者“琉璃扑噔”儿。

蔡先生的这部书的题材是写帝王将相为主的,和所有的旧知识分子一样,他无法避免一些陈腐的,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反动”是否一定就坏,“革命”是否一定就好,这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但蔡先生的这一系列确实做到了“两个拥有”,它还要“拥有”下去。我看它的生命力起码比我的书要强。从实效意义上看,它的生命力还在加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竖版繁体字的“二十四史”呢?不能。就是简体字的古文版也不能。但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要绪,读蔡先生的书可以导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从这个意味上说,真的是“厥功甚伟”了。

我是反感成分论的。无论从社会学概念,还是文学评论界定标准,统都反感。看到现在一些评论家:你写一个海瑞式的正直官员,他说你在宣扬清官;你写一个忠于国家爱人民的志士,他说你歌颂“愚忠”;你写帝王将相呢?你是在颂扬“君权统治”,是“封建余孽”,是“奴才”……还是安徒生那则童话,画家是此意识,麻雀们又是彼意识,“吱!那有什么画头?那不过是些红的和绿的堆起来而已——吱!”

帝王将相不可以歌颂吗?歌颂他们便是反民主?我看不能这样说。我不能同意,用今天西方洋大人的标准来衡量我们过去的中国,甚至我们现在的中国。我不是政治家,但作为小民百姓自由见解;比如说民选,现时进行普选,选出来的官怕恶霸多了点,有钱人多了点,贪官多了点。——这不是坑我们中国“公民”吗?

只要走在历史上曾经对改善当时人民生活,对推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对巩固当时国家和平统一,文学艺术昌明,对当时民族团结曾经做出过积极努力和贡献的人,无论李世民、雍正、李白、辛弃疾,抑或毕异、黄道婆、蔡伦、郑和……就是要歌颂,管你说什么!

蔡先生的这套书,从文学性上说,只能说是“中平之作”。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有土,有毫不起眼的砂石。它的非凡就在于它的丰富蕴藏。前面说过,它不是应遵命评论应运而生,而是应时而生。在整个封建制度崩溃、新时代还在阵痛时,他用毕生精力唱出了这部史诗,可以听为挽歌,也可以看作新时代的催生符。这岂是几个在沙龙里坐唱,坐看别人辛苦,封就了自家是文坛盟主、骚坛执牛耳辈所能为!

是为序。

阳间事务所  修仙:化身石像降妖除魔  完美世界之帝骨  废土之红警3  山村神医从传承开始  重生美国之大奴隶主  率土控号手  高手回归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废土何处是桃源  摩诃大圣  仙武证道从武侠开始  神尊奶爸  新婚夜重生,我踹了霸总让他滚  误前尘  宗门要破产,我创建了互联网!  修仙从收徒开始  关系契约  友人以上恋人未满  妖尾之念随心动  修罗大帝  

热门小说推荐
督主请自重

督主请自重

当了十六年的长公主,一朝被指认是假的。京城的豪门贵妇都在看笑话。谁让她点了锦衣卫指挥使做驸马。没了权势傍身,她只能等死。然而,她活得越来越恣意潇洒。身后有忠肝义胆的裴家军,帐下有一众儿郎出谋划策。就连本朝新科状元也跪求原谅朝朝,我错了!只要你愿意,我什么都听你的!凭什么?有人告到锦衣卫指挥使面前,说风气已乱。晚上,有人红了眼,说的话堪比陈年老醋本督有那么见不得人吗?...

送你一束向日葵

送你一束向日葵

关于送你一束向日葵00后的许向佳做梦都没想到,她毕业后成了一名月嫂。被暴躁的爸,偏心的妈把好好的工作搅合没了,还被拉进了行业黑名单的她,无奈之下,她成了月嫂行业中最年轻的一个。走进不同的家庭,见到不同的女性,感受到了来自她们身上不一样的力量,许向佳终于明白,没有人能真正成为她的依靠,她只能自己成为自己的月亮。而想要做出自己梦想中最完美游戏的陈安平不但通过许向佳认识到了,姐姐因为自己被迫变成扶弟魔,也从许向佳身上汲取了极大的力量,他将自己从低谷中拉出来,让自己的梦想成真。他们都成了自己的月亮。...

夜少:夫人马甲震惊全球

夜少:夫人马甲震惊全球

关于夜少夫人马甲震惊全球大佬们眼中的景希是个乖孩子!徒孙眼中的景希我家师祖就一个字,癫!下属眼中的景希呵呵哒!。第五夜眼中的景希宝宝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只能宠着。景希所以他们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我行我素!...

活一年涨一道果,以道果证道长生

活一年涨一道果,以道果证道长生

李长生穿越来到了以武为尊,伟岸之力归于己身的世界。这里武道昌盛,武道强者可肉身横渡虚空,而李长生穿越过来却是普通人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实力,没有资质。本以为会一辈子虚度人生,可没想到刚刚穿越过来一年,他就获得了一枚锻造道果,随着他不断锻造,可提升锻造道果能力,让他能够锻造出强大的兵器。且每活一年,他就可以再凝聚一枚...

我在大虞斩妖长生

我在大虞斩妖长生

如果氪金不能改变命运,那便氪命吧。当然,我不能氪自己的命,我得氪你的。叶楚一介凡人,穿越在这妖武乱世,短短数十年余生,身边却又危机四伏。好在可以通过斩杀妖邪,获取敌方寿命。又可将寿命注入神通,推演不二大道。从千头椿到千手佛身法相。从斩马刀法到摄天屠龙诀!关关难过关关过,刀刀斩妖摄敌心。大道虽长,吾命亦长。古书有记,天为罗网,地为棋盘,芸芸众生,皆是仙穹之上诸天神佛消遣时的棋子罢了。叶楚合上书卷,举头望天。消遣老子你给钱了吗?择日增寿九万九,执刀踏天斩佛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