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章3 仙人抚我顶2(第1页)

赵行德沉吟片刻,又问道:“既然如此,夏国何不纠合举国精兵,灭此朝食?”

晁补之喝了口茶水,答道:“元直有此气概,是好的,只是河中之地原本中国人极少,就算灭了突厥、罗斯、或者大食任意一国,也是为旁的当地种族做嫁衣。胡人笃信神明,或称上帝,或称真主。就算夏国不攻打那些残暴好战的胡族,他们之间也为所奉神明之异,相互屠戮,厮杀攻战不休,百年来人口不增反少。吾中国之道,乃是敬鬼神而远之,夏国凭借着兵力强横,在国中严禁邪教生事,以保护中国人的屯垦和生息为要,百年来不断从关中和巴蜀迁徙汉民过去定居,百姓本身又生息繁衍,和夏国统治下的西域九姓相互通婚融合为一体,人口方才超过五百万。此消彼长之下,夏国的河中州县已俨然与中国无异。”

赵行德想象那开疆拓土的场景,不禁有些悠然神往,不过心中却有点疑惑,便问道:“那夏国的国土东起函谷关,掩有关中巴蜀之地,西越葱岭,统御河中,北控大漠,疆域如此广大,听说其国内诸军皆长期驻扎一地,辎重也大都就地筹措,形同唐代藩镇一般,与我朝守内虚外,将从中御的制度大异其趣,其国建立已达百年之久,怎不见其强藩割据,分崩离析呢?”这问题也是许多宋国的官员抓破头脑也想不明白的。

晁补之看了赵行德一眼,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缓缓道:“人心若向朝廷,地方有粮有兵,足以为朝廷柱石,人心若已离散,将地方的粮饷精兵一并裁撤,也于事无补,只若开门揖盗。当汉之时,汉室人心未去,先有王莽篡位,各地英雄以天下共击之,终至光武中兴。后有黄巾数十万教众同时起事,若无豪强各守州县,只怕江山早已易手。人心在汉,以曹孟德之能,亦只能居丞相之位,挟天子以令不臣。唐室有安禄山史思明之乱,中原虽然不知兵戈久矣,但地方充实,但有一二忠义之士,便能成中流砥柱,不管是草寇为乱,还是外敌入侵,都难成席卷之势。安史之乱初起时,河北州县虽然望风披靡,尚有颜氏兄弟守常山、平原。及到后来,张巡、许远、南霁云苦守睢阳,更阻遏叛军不能南下江淮,确保了朝廷平叛的粮饷。即便是到了晚唐时分,阉人秉政,朝廷衰微之极,契丹,回鹘等胡族数度入寇,却无法在中原立足,亡我华夏,奴役人民,天下不至于完全崩坏,说起来,藩镇林立,地方充实也是一大原因。似本朝这般将地方粮饷精兵一应抽空,等若是打扫干净屋子,自断手足,只要边关失守,禁军战败,狄夷草寇破门而入,这天下,只怕便要易主了。”

李若雪对这些朝廷兵戈之事并无太大兴趣,静静地在一旁倾听,见晁补之毫不顾忌地抨击本朝的祖宗家法,下垂的睫毛微微抖动,若有所思。赵行德却继续问道:“先生还未说明,为何夏国如此放任地方,犹未成藩镇之祸。”

他这般不依不饶地追问,晁补之不但不以为忤,反而点了点头,答道:“其实就按唐室旧制,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功名著者入为宰相。其四夷之将,才略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犹不专大将之任,皆以大臣为使以制之。若不是唐明皇一意开边,自毁制度,使安禄山任节度使多年,又身兼三镇,岂能成安史之乱那般不可收拾的局面。”

赵行德从前只知唐时藩镇为祸甚烈,却不知唐时也有制约节度使的传统,于是点了点头。晁补之喝了口茶,继续道:“这夏国的制度,虽然放任地方充实,但掌控地方的手段,比唐时犹有过之。夏国朝廷号称五府,分别为柱国府,护国府,丞相府,学士府与大将军府。其中柱国府负责制定法令,护国府决策军国大事,丞相府处理政务,学士府倡导文教学术,大将军府负责指挥军队作战。”

晁补之说得极为清晰,赵行德却还有些不明,问道:“这五府之制与掌控地方,到底有何关系?”

晁补之笑道:“你有所不知,执掌决策军国大事的护国府,正是由夏国诸军四百余名校尉所组成的。校尉们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护国府决断国家大事,校尉在西都议事时,军中事务则由他委托的百夫长代署。夏国军中,校尉以下严行推举制,各军的将军却是由大将军府任命的。军士多归心于校尉。各军将军虽有指挥管辖的权力,但仅限于朝廷律法及军令之内,若有将军图谋作乱,军士绝无可能跟随其火中取栗。护国府对军队的掌控,可不是几个枭雄能够撼动的。”

赵行德“哦”了一声,恍然大悟,夏国的将军虽然地位尊崇,但并不是推举的军官。而最高级的推举军官校尉,同时也是夏国最高的决策机构——护国府的成员,校尉们对护国府的归属感远远超过对将军的忠心,因此很难即便有人图谋不轨,也很难得到校尉的附和。

他想了一想,又问道:“校尉以下全由推举产生,难道不怕上下沆瀣一气,兵娇将惰,使得军队不堪使用吗?”

晁补之笑道:“夏国各军大都是五年服役期,军士服役期满后便可保留爵位返乡为业,但这些退役的军士仍然参加营中的校尉推举。由于退役军士的人数往往是服役军士的五倍左右,校尉几乎等若是这些退役的军士所推举出来的。这些退役的军士的切身利益与各自营头的实力关系极大。他们就像是雇主一样,眼睛都盯得很紧,不会容忍你说的那种情况。禁卫军只从普通军团里招募常年服役的精兵,退役军士少,但禁卫军本身行军作战的机会最多,还要作为假想敌不断和普通军团进行演练,更是不可能有兵娇将惰的情形。”

“难道就夏国朝廷不怕这些退役军士挟制校尉及护国府?”李若虚突然问道,他好容易想到了一个问题,赶在赵行德之前问了出来。

晁补之笑而不答,看着赵行德,三位弟子当中,李若雪虽然才华高绝却可惜身为女子,李若虚年纪尚幼,他最为用心教导的,还是赵行德。

在三人的注视下,赵行德叹了口气,缓缓道:“按照枢密院的朝报,夏国军队大约有二十万,按五倍之数来计算,退役的军士当在百万左右,站在夏国朝廷的立场,只要这百万悍勇归心,则天下尽在掌控之中,外可御强敌,内可镇宵小,大局稳如泰山。所以军士们有所要求,朝廷总会尽力满足。”赵行德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似乎寻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措辞,“我朝乃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而夏国的形势,说军士与皇帝共治天下,似乎更为妥当。”

“军士与皇帝共治天下?”李若虚脸上带着疑惑的情形。晁补之深深地看了赵行德一眼,不置可否,叹了口气,继续道:“为防止军士过于倾轧普通荫户百姓,夏国各州县的普通百姓也组织成了团练军,每年都要操练,还由护民官专门为荫户申冤。除了以护国府收拢军心之外,制定法令的柱国府柱国,则每两年一度由年满四十的夏国人推举出来,夏国人一生仅有一次推举柱国的权利,每十万人推举一人,被推举的人也要在四十岁以上。柱国是终身制的,一旦身为柱国,在国中地位尊崇无比,出入皆有虎翼军扈卫。除了可以由本人以年迈体衰为由自请离任,只能由柱国府本身以五分之四多数的同意革除其柱国身份。柱国府同时掌管最高词讼决狱之权,其依照律例所作的判决,就算是皇帝也不得推翻。”晁补之说到这里便住口不言,看着座下三名弟子,似有考校之意。

李若虚不明所以,李若雪脸现思索之色,赵行德却道:“这便是与唐室将功名著者入为宰相的遗意相同,每两年将最有威望之人,最得人心之人选入柱国府。柱国府掌握着制定法令与最高裁决的两项权柄,足够这些人施展匡扶天下,济世救民,抑或引导世风的抱负。天下英雄,齐集柱国、护国两府,各路豪强也只有俯首听命而已。”

晁补之微微点头,正欲出言嘉许,旁边的李若雪却问道:“那女子也可以推举柱国吗?”望着这女弟子脸上颇有期待及跃跃欲试之色,晁补之一愣,有些尴尬地补充道:“除了晋身士人的,其他女子都是没有推举之权的。”

晁补之给出的这个答案出乎李若雪的意料,也更引起了赵行德的兴趣,李若雪疑惑道:“女子也可以晋身士人吗?”

“是的。”晁补之点点头,沉声道:“若是达到标准,也些女子能够晋身士人,担任丞相府或是大将军府的一些差遣。”

“女子居然也可以为官吗?”李若雪脸上露出不可置信地神气。

晁补之怜爱地看着自己这才气无双的女弟子,点了点头,肯定道:“自然可以。”

赵行德等了一小会儿,见李若雪似乎被夏国女子居然可以出仕做官的消息震撼得不浅,便继续问道:“据传辽国将韩氏灭族之后,耶律氏在国中倒行逆施,汉人形同猪狗,其中详细情形,不知老师是否清楚?”他见晁补之对夏国的情况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便心知这位名师并非只是寻章摘句的腐儒,是以真心以学生的态度向晁补之求教,这时代的信息来源实在是极度缺乏,就算是在太学里,关于辽国和夏国的情状,官员和太学生们都有无数种不同的说法,叫人难以分辨真假。

晁补之的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沉声道:“韩德让、韩昌父子在辽秉政时,辽国国势蒸蒸日上,好此次挫败了我朝北伐,中原百姓莫不切齿痛恨,士大夫直欲食其肉而寝其皮。可当时谁也没能看到,恰恰因为韩氏见用,华族在辽国的地位日渐提升,几乎与契丹人不相上下,汉人生息繁衍,占了辽国国中人口的大部分。韩氏族灭之后,契丹人对汉人心怀戒备,不但大大削减了汉儿将门的兵权,还强迫汉儿做契丹人的打扮,将国中各族分为三等,契丹人为第一等,女真、室韦等族为第二等,汉人为第三等。汉人冒犯了契丹人,最轻的责罚是鞭笞,动辄断手断脚,甚至身死族灭。上等人杀了汉人,却只轻轻罚钱了事,更多的是官官相护,不了了之。”

“竟有此事?”赵行德心头火起。宋国朝廷准备北伐的时候,便有朝臣想要幽燕父老牵牛送酒犒劳王师,平常却视汉儿为辽国之人,甚至和辽国有互相将越过边境的逃人交给对方处置的协定。因此这辽国国内人分等之事,宋国朝廷一并没有在国中广为宣扬,士大夫知晓此事的,有的深以为耻,并不提及,有的觉得与我国无关,也无所谓。太学中隐隐有这方面的传闻,赵行德原本不信,他记得四等人制度乃是两百年后的元朝才兴起的,谁料在这时代居然已经被创设出来了。

晁补之露出一丝沉痛之色,继续道:“当初在承天萧太后的支持下,韩氏在辽国大力宣扬汉学,汉字,韩氏族灭后,汉字一律不许再用,许多华族子弟若无父母教导,便从此成为目不识丁之人。契丹耶律氏中更有心思深沉之辈,在汉儿将门中强行推行讲契丹话,用契丹字,许多汉儿已经忘了自己的本来出身,死心塌地为契丹人做走狗奴才。北地苦寒贫瘠,契丹人好奢靡,又颇宠信礼佛,喜欢中原的丝绸茶叶和夏国产出的诸多精巧,因此便将大量的汉人发卖为奴,农忙时在胡族的监督下在田间劳作,农闲时锁在工坊里日夜劳作,生产出来粮食酿成烧酒,也制作一些粗陋的物事与宋夏两国交换。工坊里的男丁往往积劳成疾,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大多活不过四十岁,既不可能成亲,也没有子嗣,这正中了契丹人的下怀,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汉人在辽国人中的比例。辽国国中笃信佛教,汉儿传言,今生今世,将后生后世八百年的苦都吃尽。”

辽国国中惨绝人寰的悲惨之事,远远超出晁补之所说的范围,他顾及在座的李若雪乃是女流,而李若虚则年纪尚幼,只点到为止。可单单听到这样的惨状,血气方刚的年青人如何能够忍受,就连尚未成年的李若虚也将双拳紧握得咯咯直响,赵行德当即沉声问道:“我朝衮衮诸公,常常言及北伐复燕之事,到底有多少成算?”

遇雪融化时  从芝诺龟开始  聊斋路长生志  萌宝助攻:总裁爹地要听话  大武魂时代  从一拳世界开始当反派  墨桑  斗罗之超级赛亚人传说  我修炼只要一秒钟  终结改造人  陌南辰再见  理工女的别样人生  网游之承责绝世  混乱世界当根葱  土财主系统  战神狂妃:病娇皇叔三岁半  枯竭  战神狂婿  玄幻:我开局创建天机阁  史上第一败家子  

热门小说推荐
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渣前夫总想抢我儿砸

婚姻两年,蓝晓晓被傅时钧伤得万念俱灰,在她早产命在旦夕时,他却在国外跟白月光逍遥快活。假死后蓝晓晓决定为自己而活,养孩子,搞事业,不亦乐乎。直到那个男人发现了她,强行把她带回国,她才知道原来他还偷了自己一个孩子!这下梁子结得更大了,前夫,我们没完!大宝我妈咪不缺人追,爹地你先排排队。二宝我想留在妈咪身边。...

万古尘

万古尘

修仙界都知道万象宗新入门的小师叔,受尽门派宠爱,同万象宗声名在外修仙天才晏南舟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纪长宁不这般认为,原因无他,不过因为她心悦晏南舟罢了。她从死人堆中将晏南舟捡回来,朝夕相处一块修道,情谊来的赤忱热烈,却是一人的自以为是。她看着小师叔入门。看着晏南舟动情。看着晏南舟为了小师叔在三伏崖流尽了血。于是,当她和小师叔一同掉进封魔渊,晏南舟毫不犹豫选择小师叔时,纪长宁并不意外。被万魔吞噬,纪长宁的本命剑灵哭喊着说长宁,你不要喜欢晏南舟了。纪长宁只是笑了笑,想到在初遇时少年带着光的双眸。只一眼,便是她的执念和梦靥,错就错在,她把报恩当成了情爱。魔蝎小说...

盗墓:天赋都点投胎上了!

盗墓:天赋都点投胎上了!

关于盗墓天赋都点投胎上了!提前说明,这本书没有系统,女主看情况,盗墓也不一定是主业,综合世界后面可能还有一些国外的寻宝加入进来,不喜欢的看官可以提前规避,没必要戾气太重。胡八一我有家传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寻风觅穴得看我们摸金校尉。道神符我会点卸岭的手艺,望闻问切还凑合。胡八一我有过命的兄弟王胖子和红颜知己雪莉杨。道神符我卸岭的,就是人多!胡八一我媳妇儿雪莉杨,有钱!道神符我爸也有,我爸姓封,你打听一下,封家什么时候却过钱?胡八一WOC,你是真该死啊!...

乡村神医之我有一个小世界

乡村神医之我有一个小世界

关于乡村神医之我有一个小世界(男频都市种田,种田神医无敌)农村小伙张大壮,家中突逢大变,外有债主上门在拯救村医陈素茹时被奸人所害,却不料因祸得福,发现家传玉佩中竟然另有天地自此以后张大壮每天种种田,但是无数富豪,美女纷至沓来且看张大壮如何凭借着逆天传承,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多年后,张大壮蓦然回首,却是发现自己已经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唯有红颜知己相陪。...

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

手握超市穿年代,糙汉福妻美又飒

一心为事业的陈淼被人害死,带着自己的粮仓和姐妹的市穿越到了平行空间的年代。穿越即洞房,好在那个糙汉第二天离开,给了她适应的时间。有空间,有粮食,有用品,利用这些能力做一个三观端正的人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空间居然因为她的贡献而升级。那就是她做的都对,这样更加的有底气。收拾小鬼子二狗子,给队伍准备物资。做了她上辈子一直想要做但是做不到的。胜利糙汉回归,福妻糙汉相爱斗法,谁能更胜一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