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隐达当然不便直接同陶凡申明自己的看法。他同陶陶之间讲话,比陶凡夫妇要直露些。他告诉了陶陶外面的大致议论。陶陶说爸爸也真是的。但她也只能委婉地同妈妈讲。
这样,关隐达听到的是尖刻的议论,经过层层缓冲,到了陶凡耳中,莫说详情,就连一丝情绪色彩都没有了。而陶凡却像位老道的钓者,从浮标轻微的抖动中,就能准确判断水下是平安无事,还是有多大的鱼上钩,或者翻着暗浪。
陶凡有点身不由己。他知道张兆林是需要他,当不需要他的时候又会觉得不怎么好摆脱他的。他自己就得有个说得过去的借口推辞。议论迟早会有的,这他也清楚。现在夫人终于提醒他了。
陶凡总算推掉了一切俗务,安心在家休闲。日子并不是很寂寞,本是一介书生,读读书,写写画画,倒也悠游自在。同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是看报。天下大事应时刻掌握,身边事情却不闻不问。夫人很默契,从不在家谈及外面的事情。夫人一上班,家里只有他和王嫂。王嫂做事轻手轻脚,陶凡几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一时兴起,竟书写了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俨然一位隐者了。身居闹市,心若闲云,才是真隐者。
但隐者心境很快又被一桩俗事打破了。老干部局多年来都打算修建老干部活动中心,陶凡在任时,一直不批。他争取老干部的主要策略是为他们个人解决一些具体困难,说白了,就是为人办些私事。而修老干部活动中心之类,虽然事关老干部切身利益,却是公事,他不批准,并不得罪哪位具体的老干部,他在老干部中的形象丝毫无损。摆到桌面上,大家也理解。财政不富裕,修学校都没有钱,还花五六百万修老干部活动中心,群众会有意见的哪!如今他卸任了,老干部局又向地委、行署打了报告。因物价上涨,现在预算要七八百万了。张兆林接到这个报告很不好处理。不批吧,老干部局反映多年了,其他各地市都修了。批了吧,又有违陶凡一惯的意见。他的本意是想批了算了,原因却与重视老干部的意思无关。原来新提的几位地委、行署领导现在都还住着县处级干部的房子。想修地厅级干部楼,却又碍着老干部活动中心没有修,不便动作。左右为难,便同老干部局向局长讲,我们地区财政穷,不能同别的地市比。艰苦一点,相信老同志也会理解的。依我个人意见,可以缓一缓。你请示一下陶凡同志,要是他同意修,我会服从的。老向,陶凡同志那里,你要注意方法哪!
向局长领会张兆林的意图,跑去给陶凡请示汇报。陶凡一听便知道是张兆林推过来的事,心中不快,打断了向局长的话头。不用向我汇报,我现在是老百姓了,还汇什么报?我原来不同意,现在自己退了,也是老干部了,又说可以修,我成了什么人了?老干部的娱乐活动设施要建设,这上面有政策,是对的。可也要从实际出发呀!我们老同志也要体谅国家的难处,不要当了干部就贵族气了。我们还可以打打门球哩,还有那么多老农民、老工人他们打什么去?
陶凡很少这么发火的,所以很客气地将向局长送到小院外的路口,握手再三,安抚了一阵。
第二天上午,陶凡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匿名电话,叫他放聪明一点。声音凶恶而沙哑,一听便知是伪装了的。陶凡气得涨红了脸,倒并不害怕。
此后一连几天都这样,陶凡怎么也想不出这电话的来头。那完全是一副黑社会的架势,可他从来没有直接招惹过什么恶人。他的电话号码也是保密的,一般人并不知道。夫人吓得要死,问是不是让公安处胡处长来一下。陶凡说不妥,那样不知会引出多少种稀奇古怪的说法来,等于自己脱光了屁股让别人看。他想来想去,只有打电话给邮电局,换了一个电话号码。
可是清净了几天,匿名电话又来了,更加凶狠恶毒。这回真让陶凡吃了一惊。这电话号码,他只告诉了地委、行署的主要头头和女儿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泄露出去了?这个小小范围同匿名电话怎么也牵扯不上呀。
关隐达同陶陶回家来了。关隐达断定那电话同修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事有关。怎么可能?陶凡一听懵了。关隐达分析道,明摆着的,要修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消息一传出,建筑包头们就会加紧活动。有人以为这一次肯定会批准的,就收了包头的好处。您现在一句话不让修,包头白送了礼是小事,要紧的是损失了一笔大生意,怎么不恨您?
陶凡听着关隐达的推断,气得在客厅走来走去。难道这些人就这么混蛋了?
关隐达明白陶凡讲的这些人指谁,便说,也不能确定是谁收了包头的好处,查也是查不出来的。但可以肯定,打匿名电话的并不是受了谁的指使。那些包头都是些流氓,没有人教他们也会这么做的。
陶陶吓得全身发抖,跑去拉紧了窗帘,好像生怕外边黑咕隆咚地飞进一条彪形大汉。她劝爸爸就让修吧,怕用掉了您的钱不成?
夫人也说是呀,本来就不关你的事了,顶着干吗呢?
自从政以来,从来还没有人这么大胆地忤逆过他,他觉得蒙受了莫大的羞辱。愤愤地说,本来我就不想管,他们要这样,我坚决不让修,看把我怎么样?
关隐达很少像今天这样直来直去同陶凡讨论问题的。一般事情,凭陶凡的悟性,一点即通,多讲了既显得累赘,又有自作聪明之嫌。但陶凡这几年是高处不胜寒,外面世界的真实情况他是越来越不清楚了。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讲得直接一些。他还从刘培龙那里隐约感觉到了张兆林在这件事上的真实态度。陶凡在客厅来回走了一阵,心情稍有平息,坐回原位。关隐达便委婉劝了几句。陶凡一言不发。窗外寒风正紧,已是严冬季节了。
次日,陶凡拨通了张兆林的电话。他说这几天同一些老同志扯了扯,他们都要求把活动中心修了算了。老同志也体谅财政的困难,说预算可以压一压。我看这个意见可以考虑。这是我欠的账,现在由你定了。张兆林说,我原来也是您那个意思,缓一缓,等财政状况好些再搞。可这一段我老是接到老干部的信,火气还很大哩。都是些老首长,我只有硬着头皮受了。好吧,地委再研究一下,争取定下来算了。
打完这个电话,陶凡有种失魂落魄的感觉。身经百战的将军第一次举起白旗也许就是这种滋味。
陶凡很安逸地过了一段日子。一日,偶然看到本地日报上的一则有奖征字启事,他的心情又复杂起来。原来地区工商银行一栋十八层的大厦落成了,向社会征集“金融大厦”四字的书法作品,获征者可得奖金一万元,若本人愿意,还可调地区工商银行工作。其实这则启事夫人早看到了,觉得蹊跷,便藏了起来。可陶凡看报一天不漏,几天都在问那报纸哪里去了。夫人做出不经意的样子,说不知放到哪里去了。偏偏王嫂很负责,翻了半天硬是找了出来。陶凡便猜到报纸是夫人有意收起来的。夫人用心良苦,可见自己很让人可怜了。往常,那些自己稍稍认为有些脸面的单位,都跑来请他题写招牌。他明白有些人专门借这个来套近乎,也并不让他们为难。只要有空,挥笔就题,当然不取分文。也有个别人私下议论,说地委书记字题多了,不严肃。他也不在乎,说郭沫若连北京西单菜市场的牌子都题,我陶凡还没有郭老尊贵吧。
如今工商银行搞起有奖征字来,不是很有些意思了吗?
老干部老沈,处事糊涂,人称老神,神经病的意思。老神老来涂鸦,有滋有味。一日,跑到陶凡那里,鼓动陶凡参加有奖征字。老神偏又是个爱理闲事的人,不知从哪里听说了征字活动的来龙去脉。原来,工商银行李行长去请张书记题字,张书记说,金融大厦是百年大计,最好不请领导题字,也不请名人题字,干脆搞改革,来一次有奖征字。
陶凡自然不会去参加这个活动。知道了事情原委,他也表示理解,就是心里不好受。这天晚上,工商银行李行长登门拜访来了。坐下之后,讲了一大堆这么久没有来看望之类的话。这位老李在他印象中一直还是不错的,是否为征字的事过意不去?闲扯了半天,李行长果然讲到了这件事。他说碍于面子,去请张书记题字。原以为张书记肯定会谦让,推给陶书记题的。但张书记这么一定,是他事先没有料到的。
陶凡朗声笑道,老李呀,可不准在我面前告兆林同志的状哪!兆林同志的意见是对的。依我看,这还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征字活动,在我们这闭塞的山区,可以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思想解放运动哩!您向报社转达我的建议,可以就这次有奖征字组织一次讨论,让全区人民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智力劳动的意识。
李行长点头称是。陶书记看问题的角度总比我们要高些,领导就是领导。
报纸专辟了一个“征字擂台”栏目,每次登出入围作品数幅,并配发一两篇讨论文章。陶凡很留神那些书法作品,但对按照他的建议组织的那些讨论文章并不在意。搞了一个月的擂台,终于评选出了最佳作品一幅。获征者为一中学教师。陶凡仔细看了此人的简介,似曾相识。回忆了好一阵,才想起同这位教师也算是打过交道。原来,陶凡在任期间,有些涂得几笔字的人总想借切磋书道之名同他交结,用意不言而喻。有回,一位乡村中学教师致信于他,要求调进城来,陈述了若干理由,信中附了一幅“翰墨缘”中堂,旁书“敬请陶凡先生雅正”。字倒有些风骨,陶凡暗自喜欢,但“陶凡先生”四字让他特别刺眼。便在信上批道:乡村中学教师队伍宜稳定。转教委阅处。
现在这位中学教师既得奖金又调工作,双喜临门了。世界上的事情真是有意思。
征字的事在陶凡的心里掀起了一点波澜,很快也就过去了。可张兆林的一些话传到他的耳朵里,让他有些起火。据说张兆林在一次会上讲到提高领导水平问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既要有一定专长,更要争取做个通才,特别是要懂经济工作,不要满足于自己的一技一艺。张兆林的这番话本也无可挑剔,但陶凡把它同征字的事联在一起一想,怎么也觉得是影射他。
陶陶这一段三天两头往爸爸妈妈这里跑,独个儿来,一住就是几天。陶凡两口子感到奇怪。妈妈说,你要注意影响,老不上班,隐达在县里不好做人的。
陶陶说,我请了事假休病假,休了病假还有公休假,关谁的事?
妈妈见女儿讲话这么陡,猜想他们小两口可能是闹矛盾了。一问,陶陶更加来气。我累了想休息有什么不对?他公务繁忙,还有时间同我闹矛盾?
陶陶在父母面前平时最多撒撒娇,从不这么说话的。今天弄得陶凡夫妇面面相觑。
一家人正不愉快,老神跑了来,告诉陶凡,说他发现有几家单位把陶书记题的牌子换掉了。很义愤的样子。陶凡笑呵呵地说,老沈呀老沈,什么大不了的事,我还以为发生地震了。
老神走后,夫人很不高兴。这个老沈真是老神!
陶凡一言不发,只是喝茶。夫人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却不知怎么开导。屋子里静得似乎空气都稀薄了。
陶陶突然在一旁发起议论来。爸爸您也别在意。您还算是有德有才的人,做了十几年官也问心无愧。其实老百姓看待当官的就像看待三岁小孩一样。三岁小孩只要能说几句口齿清楚的话,做一件大人意想不到的事,立即就会得到赞赏,被看作神童。当官的,也只要会讲几句话,字只要不算太差,大家就说他有水平。其实在平头百姓中,能说会道书法精湛的太多了,水平也都在那些当官的之上。官场,就那么回事!
夫人脸色严肃起来,叫住女儿。你太不像话了!
上吧哮天犬 三十而立 刘家庄 神鳞诀 医妃无情,王爷请继位 荒原部落 浪淘沙 重返1987 我的22岁小娇妻 影帝从签到开始 挂名男友申请转正 蓝色沙发 全球末世:我的种植术有亿点强 神医王妃你惹不起 快穿之与男配谈个恋爱 少年摸骨师 我老婆真的很漂亮 霜殓薄衣者 贞观三百年 知道剧情的我要逆天了
关于都市传奇之风云再起讲述了小镇少年叶尘的传奇人生。叶尘出生于宁静的小镇,自幼对中医满怀热忱,跟随老中医学习医术,还痴迷武侠暗自习武。然而,叶家因遭人陷害而没落。一次意外,叶尘获得神秘古籍,从中发现家族没落背后与一个神秘组织相关,复仇的种子就此种下。为了家族复兴和探寻真相,叶尘毅然前往大都市。初来乍到,他历经挫折,却凭借精湛的中医医术在一家大型医疗机构崭露头角,还结识了一群挚友。期间,他偶然救下富家千金林晓萱,两人情愫渐生。叶尘在都市中不断打脸权贵,还参与盗墓探险,获取了与神秘组织有关的重要线索。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他遭遇家族联姻的困境,同时也逐渐揭开当年家族被陷害的巨大阴谋。面对神秘组织的疯狂报复,叶尘在朋友和林晓萱的帮助下绝地反击。成功复仇后,叶尘让家族重振声威,与林晓萱修成正果。他开办中医学院传承医术,成为江湖传奇。但平静不久,新的恶势力崛起,叶尘再次挺身而出,最终成功守护都市和平。这部小说融合了盗墓中医武侠复仇打脸等元素,展现了叶尘从小城镇到大都市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以及他在爱情家族正义之间的抉择与坚守,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温情的精彩之作...
这只是一个智商不够,试图慎重苟下来,但是又经常莽的DND冒险者,这是一个在无限的冒险世界之中,作为一个DND冒险者的故事,他可能扮演的是一个自己想的角色,也有可能他已经成为了那个角色,可能有些压抑,可能有些欢乐,但是这却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目前世界哥布林杀手(完结),魔改版犬夜叉混合滑头鬼(即将完结),魔改版剑风传...
诡夜降临,神诡降生!陈垚苏醒之后,现自己成为了十万大山中的一根图腾柱!本以为这一世只用静静地在山里看日升月落,沧海桑田。直到一头山狼拜在身前,一副上古图腾浮现于柱体之上,陈垚忽然现,这个世界变得有意思起来。搬山啸月狼上古十万大山中的妖兽,有搬山之能图腾之力控土月华吐纳所属信众山狼…当一幅幅上古图腾出现在柱体之上,陈垚的庇佑范围开始蔓延。所佑之处,神诡辟易,妖邪避讳。大夏国都。国师预测国运,却不曾想看到无数妖邪从十万大山中逃出,大夏倾覆!一口鲜血喷出,国师以全部寿元为注,窥破天机,留下遗言。十万大山内有灭世妖邪降生,身负万千生灵执念,不除,大夏必亡!本书又名庇佑众生的我,被当做了灭世妖邪我在神诡世界的日子...
关于穿越七零,我成了女主的极品三嫂一觉醒来,姜玉珠居然成了女主的极品三嫂,那个好吃懒做,爱慕虚荣,泼辣无赖的极品婆娘。自从她嫁入许家之后,许家就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过得鸡飞狗跳,是个讨人嫌的配角。一定是她醒来的姿势不对,重睡!她一个百万级粉丝的吃播博主,居然穿越到了物资贫困的七十年代,上辈子她这是造了什么孽啊!等等,姜玉珠许美丽,这不是她昨晚睡前,无聊时看的年代文小说么?气得她一晚没睡好,原因无他,女配跟她同名不说,且下场凄惨。而原女主许美丽,就是个团宠的存在,谁得罪了她,都没有好下场。凭什么凭什么女主就该受宠,过好日子。女配就不配被人爱,拥有好生活了?女主又怎样,既然来了,她不仅要活,还要活得精彩,谁不让她好过,那人也别想好她就极品到底了!...
关于太子殿下,本官不是男宠刚开分内有作者自绘插图)双男相互救赎权谋复仇重生失忆虐文(剧情虐cp甜)(受不洁)原名一定要看简介避免触雷!永昌帝追求长生不老一直不理朝政。太子严孤山(严漓),虽文武双全有治国之才,却因皇帝得到真长生仙丹身体好转而继位遥遥无期,甚至在自愿交出兵符后仍被软禁东宫。郑长忆(郑鹤),当朝三品少府寺卿,皇帝身边的心腹。他少年时满怀抱负进京殿试,却因为一张俊美的面容被拉进深渊,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同流合污。可这样糟烂的人生却有了重生的机会。第一世因收贿被斩首示众,第二世他重生时间太晚,老皇帝暴毙,自己还没来得及洗白就被新帝严孤山一杯毒酒赐死。这一世,郑长忆携带前世支离破碎的记忆来到了这个重要节点,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之前,先找太子算算账。谁成想太子是个断袖,对郑一见钟情,可刚回京的他不知道,这个看似风光的皇帝心腹,是靠着什么上位的。官清司吏瘦,若坚直廉正可养活全家,谁会想婢膝奴颜。郑大人如果愿帮本宫,本宫不会让你再看任何人的眼色。那微臣可把太子这话当真了...
关于青砖空间失业青年李小山回农村老家继承青砖一块。本是留着念想,岂料砖头受他血液侵染与之合体。点点灵光自动入体。随即眉宇间,出现白色方体,在突明突暗之间也在吸收故事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