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推进(第2页)

抗敌演剧队成立了九队,也是“七七”周年以后的事。这是六处田寿昌、洪深、张曙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把各地流亡到武汉来的救亡团体的演剧队改编成的,由上海流亡出来的占多数。胜利以后有两部影片曾风行一时,《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有好些情景就是取材于这几个队的。

关于这几队的编成和以后的经历,寿昌曾经写过一篇很详细的报告,记得在什么戏剧杂志上发表过,可惜现在无从查考。

他们在编成之后到分发到战区之前,在昙花林受过两个月的军事训练。这些大抵都是意志坚决、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青年,待遇不用说也是非常菲薄的,然而也一样地甘之如饴。他们在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痛苦,那真是罄竹难书。他们有的在前线上阵亡了,有的病死了,有的整个队坐过牢(派往山西的第三队被阎锡山关过很久)。经过不少次的改编、淘汰、掺杂、分化,有的番号取消了,有的完全变了质。但有的在七八年的炼狱中一直维持到了胜利以后。这各队历史,假使由各队负责的同志写出来,再集合成为一本书,我相信是很有价值的。我希望朋友们联络一下,订出一个计划来,把这项工作做出。这机会,我相信不久是会到来的。

原队编成时的负责人和分发地点,我现在列表如下(主要是靠着乃超的记忆):

①抗敌演剧二队首任队长为郑君里,后由吕复接任。

②应为徐世津。

③《沫若文集》第九卷原作“刘曼生(?)”,现据作者修订手迹改正。

④应为陆万美。

附带着我想叙述到寿昌所组织的地方剧训练班。

无论到什么地方去便能和民间艺人搞得很熟,这是寿昌的大本领。在“七七”周年纪念以后,为了保卫大武汉,他竟把武汉三镇的主要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了。楚剧班、汉剧班、京剧班、评剧班和杂耍,都集中了起来,经受过一个时间的训练。一方面把时势问题和抗战意义向他们灌输,另一方面也想改造他们的习惯,让他们了解一些新的戏剧艺术。

旧剧艺人们是很热心的,平常有什么号召的时候,他们赞助得很起劲。如像演剧献金的义举,他们是不惜功力的。受训的时候,他们也很热心听讲。在武汉撤守时,如楚剧班,抛弃了自己多年的生活地盘,随军撤退,流亡到四川去了。这不是很可感动人的事吗?

楚剧班的队长我记得是王若愚,本来是演丑角的,五十多岁,人很诚恳。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一看见我们便称我们为“老师”,其实我们所能帮助他们的实在太少了。到了重庆以后,他们曾在“一园”长期演出,以维持一班人连眷属的生活,生活是很艰苦的。后来受着压迫,又流亡到了泸县。再到后来便不知道怎样了。

五、抗宣四队及其他

抗敌宣传队四队是胡愈之和张志让负责组成的,比抗剧九队的成立稍迟。队员大抵是从当时有名的救亡团体,如蚁社、青年救国团(一般称为青救)、民族先锋队(一般称为民先)等,所选拔出来的。

抗宣性质和抗剧完全相同,他们所经历的艰苦也真可以说是难兄难弟。在三厅改组以后,所有抗宣、抗剧一律奉令改为“抗敌演剧宣传队”,合并而成为十队,他们是真真正正地化合了。

我在这儿仅靠朋友的帮助,把四队的经过简略地写些出来(主要是吴荻舟告诉我的)。

第一队的队长是吴荻舟,起初是留在武汉随部工作的,后经长沙大火,在湖南、广西、广东、赣南各地活动,并且流动到过越南边境。

第二队的队长是何惧,先分配到平江。于武汉撤守后由浙赣路到上饶,在赣东、浙西一带流动。

第三队的队长是郑含华,先分配到沙市、荆门一带,后至老河口、襄阳、樊城以及巴东等地活动。

第四队的队长是徐梓,是派到第八战区的,经过河南向西安一带活动。后来似乎和抗剧第三队合并了。

放映队四队的成立要比抗宣四队更迟,我只记得在武汉撤退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毕业,沿途跟着三厅走,在长沙和衡阳等地都还在受训。

放映队的组织比较困难,因为它至少须得有一架放映机和可以放映的影片,这些都多少要涉及一点专门的技术。而且放映机万一有了毛病,工作便会停顿。因此他们后来只能在陪都附近工作,所发挥的效能没有抗宣和抗剧那样广泛。

这四队主要是郑用之负责组织的,我只记得总队长是欧阳齐修(翰笙的从弟),其他各队的队长我不记得了。队员是由考取收录的,和抗宣与抗剧的性质不大一致。但从这些队员中大约也培植了些电影工作人员出来。

郑用之是以六处二科科长兼任着中国制片厂的厂长的,中制毋宁是他的主职。那时设在汉口北郊的杨森花园,原是行营政训处的附属机构,由我们接收了。但我们的接收只是关于业务的一方面,而没有过问它的财政经营;那一方面我们让陈诚的直属——总务厅去和贺衷寒相碰去了。

中制在抗战初期是有成绩的。那儿无论在编剧、导演、演员和技术人员方面,都集中了不少的人才。那些人差不多都是电影界的精华,而他们也都是受着极菲薄的待遇,专诚为抗战服务的。就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才有胆量,接受中制的业务督导。

公平地说,中制的影片如《热血忠魂》、《保家乡》和《抗战特辑》,的确是发挥过教育宣传的力量。抗战开始时,八路军的“平型关大捷”,它曾派员去特摄。为了摄制阳翰笙的《塞上风云》,更曾派遣大队演员和工作人员由导演应云卫率领到榆林去,途中经过延安。它和中央宣传部所管辖的中央摄影场比起来,要勇敢得多,而且活跃得多。

但凡是稍有可取的东西,在国民党反动派看来都是坏的。像郑用之那样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员,和贺衷寒接近的人,主要就为了经济上的摩擦,和陈诚搞不通,和后任的张治中也搞不通。在重庆时还被张治中抓去关了一年,中制被搞得一塌糊涂,已经是无声有臭了。(请注意:并不是无声无臭!)

六、衡山先遣队

在当时曾经有过这样的计划,万一武汉撤守,准备把衡山当作为抗战的大本营。

因此,当武汉开始疏散的时候,政治部便决定把一部分人预先撤退到衡山去,三厅自然也不能例外。

三厅派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员,各处各科的人都有,是由杜守素率领前去,而同时把孩子剧团也一道带去了。

杜守素是我们的老大哥,我们平常称之为杜老。他是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出身,有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博士的高足,要早我四期。抗战前在上海被反动派抓去坐过几年牢,抗战开始前才得到自由。当淞沪战役时,张发奎担任右翼军指挥,坐镇浦东,要求我们替他组织了一个战地服务队,由钱亦石任队长,杜老曾任科长,亦石不久病死了,杜老便选升为队长。他在战区里奔波了好几个月才加入了三厅。现在我们又要委屈他带着先遣队到衡山去了。

是的,的确不能不说是“委屈”。衡山在当时仍然要算是后方,在保卫大武汉的战斗正像要打到火热的时候,谁愿意到偏僻的地方去,过冷静的办公厅生活呢?而且部方的负责人是张厉生(已升任为副部长),他是专门做内部工作的人,谁更能愿意在他下边受冷气呢?因此各处处长谁都不愿意到衡山,连副厅长范扬都不愿意去(他得留在武汉尽“监军”的任务),苦差事便只好落在杜老的肩上。

但杜老也乐意担任这项差事。他虽然是一位经济学专家,而对于国学却有深湛的素养,他在先秦诸子中喜欢墨家的逻辑,而在生活上也颇有那种勤苦节约、摩顶放踵的精神。但他是为了人民大众,而不是像墨家那样为了“王公大人”——他是窦尔敦,而不是黄天霸。这就使得他为了革命的利益,甘愿吃苦,而且仿佛愈苦而愈甘的那样。

先遣队到了衡山,很有趣的是驻扎在文庙里面,一位墨家巨子真真正正地和孔门圣人分庭抗礼起来了。而更有趣的是,杜老的作风竟使部方的张厉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内部工作极有条理,卫生勤务非常整饬,桌上无隔宿的公文,杏坛有漏夜的弦歌,特别是同去的何成湘是把《总理遗教》读得烂熟的人,弄到部方有好些文件都非请三厅拟稿不可。张厉生好几次在纪念周上都当众宣扬,要大家以三厅为模范,学习三厅。而在私下对人赞扬杜老,他说:像杜守素这样的人倒不像个左派,像杜守素这样的人可惜我们国民党太少了。

就靠着杜老这种稳健的作风,使先遣队在衡山的对外工作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阻碍,特别是孩子剧团,在他的指导之下加强了内部学习,而在巡回工作中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他们在驻扎衡山的短期中,曾经到长沙、衡阳、湘潭等地去做工作。在前曾经蔑视他们是“耍猴戏的娃娃儿们”的张公厉生,也公然看中了他们,每有群众聚会,都要让他们表演表演,仿佛是替他增光的少年先锋队。

当然不高兴杜老的也不乏人。鹿地亘的夫人池田幸子便是这其中最激进的一个。此外还有少数职员的女眷,她们是从城市里初次下乡的人,和乡下生活是不大容易合拍的,于是便惹起了物议:“奇装异服,妖艳过市。”杜老便不能不加以干涉,于是乎她们也就来个反攻,说杜老“老气横秋,顽固透顶”了。

但杜老这样程度的“顽固”倒是我们大家所赞成的。

在这儿还应该补写出重要的一笔。在三厅成立的当时,有过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为了避免意外的阻碍,除了附属机构之外,不录用女职员。这在当时是为前进的诸大姐们所谅解的。为了迁就,我们大家是受着怎样的委屈呀!

玻璃心  孽龙归来苏锋  乡村妖孽小傻医  快穿之异世空间  我真的只是个村医  七零:穿成糙汉的炮灰知青前妻  登鼎记  本小奴超A的  美女也疯狂之卧底扬威  我哥居然成神了  凶手的自诉  极天寒书  现代都市修真日志  道门后裔  天上金飞燕归巢  游戏之从愤怒的小鸟开始无敌  悟道寻真  鬼谷医尊  落叶之眼  重生之惊世一品妃  

热门小说推荐
一吻定情:冷少的傲娇妻

一吻定情:冷少的傲娇妻

关于一吻定情冷少的傲娇妻柳家大小姐柳倾颜,商业奇才,却因一次意外与李家二少爷李逸尘结下梁子。李逸尘,看似逗比,实则腹黑,对柳倾颜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然而,在相处过程中,两人逐渐发现彼此的真心,最终携手战胜困难,收获幸福。...

穿越贫困县女县令

穿越贫困县女县令

关于穿越贫困县女县令(女强,基建,爽文,无系统,稳定更新)楚辞身为21世纪理科博士,一朝穿越到龙腾王朝。刚来就遭受楚家大变,被右相陷害,一朝从京城贵女变成接替父辈官职的小小县令。松阳县。县丞安比槐见过大人。松阳县百姓终于有人管我们了!楚辞握着拳头,总有一日她会回京报仇。在松阳县先挖水渠,造水车,制肥料。接着因地制宜,在河里人工养殖河蚌珍珠。珍珠批量出世,松阳县从无人问津在一起,一跃成为龙腾王朝炙手可热的地方。房价一度可以和京城媲美。你想把我埋没,却不知我是颗种子。(一切剧情按照人物性格来走,作者只不过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而已,至于有没有CP,要看后期楚辞自己的意愿)...

路人,但是全员白月光

路人,但是全员白月光

本文又名金妙因为创业失败,穿越到了看过的一本团宠文里,成为了男主家…分家的二姐?一个纯纯路人甲的角色。分家异常混乱,亲妈早逝,亲爹玩消失,家里大大小小七个弟弟妹妹,唯一的亲哥还双腿残疾。金妙OK,这个家只能靠我了。本想一路当路人逆袭创业重操旧业,远离剧情,却没想一个接一个多出了十五个未婚夫,送钱又送人地阻止她创业...

封神:七彩锦鲤,微末崛起

封神:七彩锦鲤,微末崛起

关于封神七彩锦鲤,微末崛起夏渊穿越洪荒,成了一只七彩锦鲤。实力弱小的他艰难求生,直至觉醒吞噬系统。通天好徒儿,多吃点...

平凡女孩霸总爱

平凡女孩霸总爱

关于平凡女孩霸总爱小型广告公司的设计助理,梦想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李悠然遇上公司新上任的创意总监,神秘富豪在青梅竹马间应该如何选择呢?...

小可怜无家可归,霍总抱回家宠

小可怜无家可归,霍总抱回家宠

关于小可怜无家可归,霍总抱回家宠江城第一豪门少爷霍倾州身高权重,手腕常年戴着一串佛珠,做事雷厉风行,唯独感情上空白一片,被外界传闻不近女色,性取向有问题。霍家长辈为此急得团团转,甚至去庙里为他疯狂求姻缘。这一求,竟真的求来了霍家的少夫人!这位霍少夫人从小无人疼爱,却被霍家宠上了天。外人纷纷揣测两人只不过是奉子成婚,等霍家继承人生下来后,迟早要将她一脚踢飞,她就是一个工具人。周柠心生委屈,表示冤枉,分明是霍倾州死皮赖脸地缠着她要去领证结婚。就在大家等着看笑话时,霍倾州当着大家的面,将腕上的佛珠拿下来,放在周柠手上给她把玩,轻声哄着她。宝贝乖,这样心里有没有好受一些?众人惊呆,常年高深莫测的禁欲佛子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跌下神坛!佛珠摘下来的那一刻,豪门佛子也有了软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