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节德国的条件(第1页)

中**事代表团与德国同行的合作在8月2日暂时被终止了,德国已经全部行动起来,包括看上去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平民。作为德军大脑的总参谋部,已经迅速进入了战争状态,没有精力再和中国人商谈交流了。

中国代表团仍然受到了周到的接待。中国人提出近距离观察德**事动员的要求被满足,他们分为了几个组,各自承担不同领域的观察学习使命,大部分留在柏林,少部分则在德国同行的陪同下离开了柏林。

程建国的那部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最关键的资料移交是一款最新定型的单座双翼战斗(侦察)机,这是总参航空局1913年底的作品,刚刚装备了两个飞行大队。

这款飞机空重68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20公斤,最大速度每小时190公里,续航力为一个半小时,发动机原型为德国梅赛德斯公司的产品,输出功率为134千瓦(180马力),前舱装备两挺山东军工集团生产的7.62mm口径重机关枪,备弹2500发。另外,飞机还悬挂了四枚小型炸弹用于对地攻击,是对付炮兵阵地的利器。在莱州举行的中德联合军演中,这款飞机犀利的对地攻击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确定中**事代表团访德事宜时,德方点名索要这款飞机的全部技术,特别是武器方面的技术。作为交换,德国愿意提供梅赛德斯公司的该型发动机全部技术资料。

之所以用发动机技术来交换。是因为中国人之前向德国购买了该型60台发动机。上海已经建成了中国第一家发动机工厂,技术和装备完全来自福特汽车公司。但美国人的产品装上飞机后却不匹配,中国人选用了德国产品后试验获得了成功,于是购买了德国的成品。本来只想买四台发动机用于仿制研究,但德国人坚持必须批量购买。最后商定了60台的基数。由于莱州演习的成功,德国人为了获得中国人已经摸索出的战术和武器,“慷慨”地将这款发动机的全部图纸交给了中方。

除了发动机外,这款飞机完全是中国人设计定型,包括飞机的武器――两挺重量比马克沁轻了21%,但性能完全不次于马克沁的重机枪。全部是中国人的作品。依照德国人的工业实力。在获得图纸后,他们可以在三个月内实现批量生产,唯一的问题是机载武器――德国枪械口径是7.92mm,但中国人已经将他们的制式口径统一至7.62mm了。

为此。程建国在驻德武官高明少校的陪同下去了法兰克福。那里有德军一个航空训练基地。程建国向德国同行讲解了中国航空兵研究的编队战术。受到了德国同行的欢迎。内行更容易接受或者否定业务内的东西,德国人很快就明白,在航空兵领域。中国人已经走在了德国之前了,当德军仍将飞机主要用于通讯和侦察时,中国同行却将其用作了作战――击落对手的航空器和对地攻击,尤其是后者引起了德国人极大的兴趣。所以,程建国受到了极大的尊敬,他的行期被延迟了,当然取得了冯国璋的同意,总统有明确的表示,对于航空兵的一切东西,可以毫无保留地交给德国人。

欧战正式爆发后,程建国和高明仍在法兰克福,并未返回柏林与大队会合。他们目睹了德国因战争爆发而呈现出的狂热――到处是欢呼战争爆发的集会,到处是奔赴集结地的军人,家属在欢送他们的儿子、丈夫出征,国歌和欢呼声不绝于耳,还有大量的鲜花被掷向列队行进的军人。

在航空基地不远有一座横跨莱茵河的铁路桥,站在机场塔台上即可清楚地看到通过铁路桥的军列,在8月7日那天,德军右翼的强大攻击集团已经按照施里芬方案在占领卢森堡铁路枢纽后攻入了比利时,正在费力攻打挡住了德军大队前进的列日要塞。程建国等人得不到具体的战况,但看到了通过莱茵河上铁路桥的军列呼啸而过,那天至少通过了600列!这是程建国和高明计算的结果,他们对此极为震惊。当就此向陪同他们的德国总参谋部军官询问时,德国人毫无隐瞒,他们介绍了德国实施战争动员的基本方法,核心就是围绕着铁路进行的。可以这样说,德国战争动员就是铁路战争,所有的预备役人员到最近的铁路站集中,在那里领取个人装具,被编组,然后登车向下一个集结地行进。就这样,由连而营,由营而团,到最终集结地时,部队就已经完成了编组。成为可以执行战略任务的野战大军了。

德国人在战争爆发后表现出的动员能力令中国同行极为震惊!回到柏林准备返回中国的程建国跟总参动员部第一处徐树铮上校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对德国人的动员水平赞叹不已。

留在柏林的徐树铮对此印象更为深刻。他是毕业于日本陆士步兵科的科班生,锦州战役时为段祺瑞秘书,1910年后经段祺瑞推荐进入总参,时任动员部一处处长,191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13年底出任处长,军衔升为上校。他对程建国说,德国人对我们很是友好,一些在我看来的绝密情报并不封锁,预计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德军从和平时期的70万人左右将飙升超过200余万。这真是不可思议的速度,相比德国,我们的动员能力差的太多了。如果将国防军人数翻上两番,我们恐怕要搞三个月以上,而且还不考虑于武器的储备状况。徐树铮坦承,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德国的组织能力。这背后是强大的工业基础。原来还为国防军四年来的进步所陶醉,看起来还是总统高明。我们距离欧洲一流军队的差距是巨大的!回去必须彻底研究我们的动员体系,抓紧追赶。

在程建国眼中,已经爆发的战争可以归纳为铁路战争。铁路已经成为军事动员及部队调动的主要依赖。程建国注意到了这一点,在8月7日那天,通过莱茵河上铁路桥的军列至少超过了600列。这是高明在塔台上呆了两个钟头后推算出的结果。具体的情况德国同行当然不会对中国人全盘托出。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从8月6日起,到8月12日,德国150万野战军(大约40个军)已经通过纵横发达的铁路网部署到位了。一个野战军需要多少列车呢?事后披露的数据是这样的:军官需要车皮170个,步兵965个,骑兵2960个。炮兵和辎重部队1915个。一共6010个。它们被编组成为140列军列。而它们的补给车队大约还需要同样数量的列车。在德国总参谋部铁路局的精心编组下,每列军列准时发车,准时通过交通枢纽,像一部准确无比的钟表。科伦的霍亨佐伦桥。每十分钟便通过一列军车。没有一点差池。显示了德国人不可思议的高超的组织艺术。将日耳曼人一丝不苟的精准性格彰显无遗。

当程建国提出这点时,徐树铮完全赞同。他说了从德军将领那里听来了的一则并不好笑的笑话。说德**事学院最优秀的毕业生都被分入了铁路局,此铁路局不是彼铁路局。是总参编制下的军属运输机构,这些德国培养的一流军事人才在铁路局被榨干价值后,疯人院就是他们的唯一归宿。中国国防军也设了军事运输部,是和动员部平行的部门,徐树铮说,我们的铁路编组水平绝对达不到德国现状,代表团有军运部的高级参谋,他们承认差距是巨大的,第6师当初全师北上以应对唐努乌梁海危机,就一个甲种师的跨军区调动就将军运部忙的焦头烂额。我们一个甲种师的实际兵力可以抵德军一个军或者更多,但人家40个军的调动都如此迅捷精确,真是令人赞叹。

由于欧战的爆发,中国访德军事代表团的使命提前结束了,他们在接到国内的指示后在8月11日离开了柏林踏上了归程。德方非常希望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以中德两国目前的关系,德国非常希望中国加盟同盟国以牵制协约国在远东的力量。假如中国加盟的话,德国推算中国将在远东牵制俄军40个师或者更多,德国人甚至这样认为,只要中国陈兵北部边境,俄国就会极为紧张,他们不得不置重兵于伊尔库茨克――赤塔――海参崴一线,这对德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而更为重要的是德国在远东最大的基地青岛基地在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后将获得绝对安全。威海就有英国人的基地,而且,根据英日同盟,日本肯定要跟随英国对德奥宣战。英日肯定要对青岛下手,没有中国的支持,失去支援的青岛基地很难守住。青岛基地的丢失,将使德国东亚舰队失去“家园”。德国以青岛为基地的东亚舰队目前有六艘巡洋舰,东亚舰队的任务将是破交,主要是干扰和削弱英国的海上运输能力。倒过来,如果中国站在德国一方,青岛基地将安然无恙。由于青岛德军的报告,德国总参谋部对中国国防军的实力判断不断提升,认为是一支足以影响远东局势的力量。

为了将中国拉入同盟国阵营,德国政府在仓促之下给中国开出了巨额“赏单”,包括援助中国30个步兵师的全部武器,给予中国6000万马克的无息贷款,承诺在战后无偿将青岛基地及胶济、津浦铁路归还中国,免除剩余的全部庚子赔款等。这些条件不能不令中**事代表团砰然心动。

代表团无权决定国家的外交走向。只能迅速将德方的要求传回国内。对此,冯国璋极为担心。他清楚中下级军官对加入同盟国作战跃跃欲试,当德国外交部和总参谋部联合约谈他后,代表团内部进行了秘密讨论,被德国巨大的战争潜力弄的心醉神迷的代表团大部分成员认定德国将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中国与德国结盟,将享受巨大的战争红利,为什么不站在德国一方呢?在蒙山军的发展史上,德国一直是合作的对象,论军事方面的盟友,如果德国不算,那中国就没有朋友了。没错,美国人跟中国的关系也很紧密,但那都局限于民用领域,军事方面的很少。就常规军事力量而言,美国尚不如中国呢。

冯国璋拒绝了程建国等人的建议,只答应不带任何倾向地将德国的要求报告国内,而不是建议中枢与德国结盟。

“总统一再强调军人不得干政,国家采取何种外交政策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再说,德国人肯定通过外交渠道向国内交涉了。”冯国璋对他的手下说,他其实希望中国不要站在任何一方,冯国璋清楚英国和日本的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假如中国加入同盟国,仅仅是日本海军就不是中国所能抵挡的。上海肯定受到攻击,甚至天津也难以保全。德国人很强,但他们的海军不是英国人的对手,一旦中国站在德奥一方,将受到俄、日、英的三方夹击,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难道你们认为国防军可以单独对付三国的联合打击吗?开玩笑!”

尤慧生赞同冯国璋的意见,“各位,冯部长说的对。外交大政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相信总统会像以前一样做出最有利国家的决策。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准备回国吧。”

8月11日,冯国璋率军事代表团离开了柏林,循原路返国。中国人的收获在海军方面,德国人提供了他们最先进的潜艇技术和20枚鱼雷。自新中国成立,中国海军专注于潜艇方向,在上海建立了设施完善的潜艇工厂,技术完全来自德方。这一次中**事代表团访德,在航空兵上是输出的,在海军上是收获的,德国人认为中国那支弱小的海军无论如何不会对德国构成威胁,他们加强潜艇兵力的建设,只会对英日构成威胁,这是德国乐意看到的,尤其是现在。

悬挂中国国旗的巡洋舰海雄号顺利通过了英吉利海峡,一路南下,穿越直布罗陀进入地中海。在地中海某港口泊岸加煤时,除了听到德军穿越比利时攻入法国腹地的战况外还听到一个消息,说中国已经正式宣布中立。冯国璋对尤慧生和程建国说,“我就预料到是这个结果。以总统的精明,岂能在胜负未分便选择站队?这下我放心了。”

但中立的中国并没有置身局外,一场对于国防军前所未有的大战来临了。(未完待续。。)u

诸天大反派:开局乞丐杀皇子!  少年歌行,我为白衣剑仙  大红楼之林家公子如仙似魔  出精神病院后,沙雕真千金爆红了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让你立人设,你直接成神了?  电脑中的幻想世界  天呐!他的御兽都太凶恶了  天帝后羿传  顾先生的二婚妻子  风水:从拯救女总裁开始  重生后,我成了病娇玄学大佬  火爆禁区  每秒1点法力,法爷我无敌了!  自相逢  一人之下:王也,是我弟弟?!  惊,网恋对象竟是校草  科研归来,被未婚妻当乞丐  七零美满我带千万物资下乡做团宠  四合院:娶妻白玲,不远方就滚  

热门小说推荐
开局,杨过之女名思芙

开局,杨过之女名思芙

关于开局,杨过之女名思芙杨思芙穿越到现代炒股主角是杨过之女名思芙,除金庸古龙双剑合璧之外,还有别的穿书穿越鉴宝杨思芙可以穿越古今中外,还有未来不仅是武侠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里,这个世界以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为蓝本,玩家们在这里扮演着各种侠客角色,体验穿越生活。杨过与郭芙隐居后生下一女,取名杨思芙。杨思芙从小便对父亲的武功充满向往,但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修炼。一次偶然机会,她进入了灵剑奇侠这款游戏,并在其中发现了自己隐藏的天赋。在游戏中,杨思芙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闯荡江湖挑战副本参加武林大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平静的生活。神秘组织崛起,企图控制整个游戏世界。杨思芙和朋友们决定挺身而出,阻止其阴谋。在这场冒险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大侠。最终,杨思芙带领众人战胜了困难,拯救了游戏世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爱情和友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你喜欢穿越古今中外的世界,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本小说!快来跟随杨思芙的脚步,一同开启这场精彩绝伦的穿越之旅吧!...

穿成王爷独女,一拳暴打京城权贵

穿成王爷独女,一拳暴打京城权贵

关于穿成王爷独女,一拳暴打京城权贵姜安穿越了穿到了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并且不能亲自揍人的三岁团子身上听说镇国王府有一嫡小姐,边关娇宠长大,整日招猫逗狗怼天怼地,还是听说,这位嫡小姐,打起人来邦邦响,来一个揍一个,来一双揍一双!什么?她打不过?姜安小手一挥,她一个人单挑一群打不过,那就群殴!某王爷单手拎娃,气场全开,谁欺负我闺女!姜安看见没,我爹!南商大名鼎鼎的并肩王,战场上的鬼见愁!倒地不起的众人好好个王爷,偏偏没长眼睛,这到底是谁欺负谁!边关团宠转战阵地,前往京城,以为她在诡谲的京都能收敛些,却不成想如同没了枷锁的疯子,只见身在京城的姜安,脚踩丞相,手指太后,我爹,镇国王!我爹,镇国王!我爹,镇国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朝堂上,姜安剑指群臣,放话百官诸位和我爹比起来,都是渣渣!此天下分久必合,她姜安,姜寂臣之女,敢统三军,骑马跨边关,所过之处皆为南商国土,插满王军旗帜!后来,还是姜安。她曾见过末世的荒芜,便要守护此处的人间!她见过百姓尘埃里挣扎,便要将所见之人拎出沼泽!她见过将军铮铮铁骨,便要提剑护一方太平!她见过京城美人绝色,便不能忘怀其精才绝绝!...

阿福穿越洗冤录

阿福穿越洗冤录

关于阿福穿越洗冤录第二卷大唐篇更精采敬请期待真相只有一个真実はいつもひとつ心机之蛙一直摸你肚Thereisonlyonetruth得势翁里碗吐...

万古尘

万古尘

仙侠魔幻万古尘作者一个十三完结  简介  剧情流反转文,有榜随榜更,没榜隔日更,文品极好,耐心超强,不会太监不会阑尾,我比大家更爱我笔下的人物。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李白  文案  修仙界都知道万象宗新入门的小师叔,受尽门派宠爱,同万象宗声名在外修仙天才晏南舟乃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纪长宁不...

今天乱步人设塌了没

今天乱步人设塌了没

星野泉,在役审神者,为爱旷工到横滨原因是他在网上找了个男朋友,高智商冷静沉稳温柔贴心,还是个合法美少年试问哪个基佬不动心?面基之后,发现男朋友没骗他,和网络上一模一样的清纯不做作星野泉我最喜欢乱步君了男朋友乱步是的哦,乱步大人就是这样的人呀知情人楼上的乱步一定不是我们认识的乱步先生!魔蝎小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